274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这是日本关西大学理论经济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于上周公布的职业棒球和职业足球J联赛等日本国内职业体育赛事,在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估算值(从今年初至6月)。
不断蔓延的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体育产业尤其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体育受到严重影响。球员收入、赛事赞助、广告、门票销售、赛事版权等职业体育相关产业收入,都因为赛事停办或延期而受到严重冲击和损失。
知名体育数据营销机构Two Circle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已拟定比赛计划的“大型体育赛事”有49803场,但可能举行的只有26424场,47%的赛事被取消或者延期。
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3月和4月,全球体坛有近90%的职业赛事被取消或延期。根据预测,2020年全球体育产业收入规模将只有737亿美元,比原本预期收入减少616亿美元。
在职业体育发展程度最高的欧洲和北美地区,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的亏损令人咂舌。
欧洲拥有全球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职业足球赛事,如英超、西甲等欧洲五大联赛和欧冠联赛等。
如果欧洲五大联赛就此取消,其预估总损失会接近130亿美元。以五大联赛中盈利最高的英超联赛为例,联赛停摆已使英超联盟损失了高达7.5亿英镑的转播收入。
根据《福布斯》的估算,北美各大职业体育赛事因停赛而遭受的损失至少为50亿美元。更为糟糕的是,从目前北美地区的疫情发展局势来看,包括美职篮在内的各大职业赛事的恢复,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面对疫情冲击,职业体育应该如何止损自救?
包括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在内的国际体育组织,近期纷纷向各自会员协会或职业赛事提供资金援助,助其渡过财政危机。
国际奥委会在5月初宣布,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将为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备战东京奥运会再增加2530万美元的援助。国际足联则承诺,将为211个国家(地区)会员协会发放2019年和2020年的全额执行经费。
澳大利亚全国橄榄球联赛(NRL)也在日前宣布,将向旗下16家俱乐部提供总计4000万澳元(约合2466万美元)的救助。
不过,对于运营成本居高难下的职业体育而言,来自体育组织的救助资金只能解燃眉之急,而非长久之计。尽快恢复赛事,仍是职业体育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
德甲联赛率先在上周末重启。虽然所有比赛都是空场进行,但德甲在阔别两个月后重新“现身”,还是让俱乐部、转播方和赞助商等暂时松了一口气。
在充分预估疫情防控形势的基础上,世界田联于上周公布了调整后的2020年室外赛季赛历。这份缩减后的赛历包括钻石联赛、黄金洲际巡回赛等焦点赛事,所有比赛都将在8月至10月间进行。其中,中国的上海和深圳都将承办钻石联赛分站赛。
职业体育从未放弃重启赛事的努力,但各国和地区不同的疫情防控形势,使得赛事重启面临诸多困难。
例如德国相对稳定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德甲联盟细致周全的赛事保障措施,并不是其他赛事能轻易模仿和复制的。英超、西甲和意甲等欧洲联赛在重启过程中,均因为疫情防控前景不确定而面临变数。
在赛事暂时无法重启的阶段,很多职业赛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在探索如何通过互联网等数字手段与观众建立新的链接,进一步完善职业体育的价值产业链。
除了足球、网球、自行车等职业赛事纷纷通过网络平台打造虚拟竞技外,像斯诺克、飞镖等个体性职业体育赛事,在疫情期间更是通过打造线上竞技,成功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例如世界职业飞镖公司(PDC)在4月份推出的居家巡回赛,吸引了全球100余名顶尖选手线上参赛,线上观战人数超过30万,被PDC主席赫恩视为一次非常成功的“飞镖赛事营销”。
即便是那些很难进行线上比赛的职业赛事,也在疫情期间各辟蹊径,想方设法保障观众的内容需求和线上参与度。例如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就增加了其官网免费的数字视频内容,并推出在线互动,吸引更多球迷关注。
疫情对于中超、CBA等本土职业体育赛事的不利影响同样显而易见。对此,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中国篮协,都在为重启联赛而持续发力。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研究员杨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短期内,疫情对于国内职业体育赛事会造成较大影响,很有可能会给我国2020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既定目标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宏观经济以及体育产业的基本面无变化,包括职业体育在内的国内体育产业仍会整体向好。”
记者 李元浩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