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化教育理念视域下,随着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深入,走进自然的儿童学习路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我们看来,道法自然,敬畏自然,师从于自然,当是儿童成长中应该建立起来的人生观之一。这里所谓的“自然”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引导幼儿向自然学习;二是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自然天性,即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
当然,自然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当下很多幼儿园都在践行自然教育,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感到困惑的是:我们身边不缺自然,缺的是教育,如何在儿童、自然、教育三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结?如何在自然主义教育实践中找寻到真正具有“自然味”“儿童味”的文化表达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在办园思想、管理机制、课程创生、环境创设等方面,不断地打开、突破与重建。所有这些,如果要聚焦到一点的话,那就是课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园初步形成了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的三条主要路径:
资源+: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条主脉络引领
自然教育观是要让儿童回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回到儿童自然的、生长的节奏,回到真实的、复杂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则要去应和节奏,开放“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学习世界,营造一种舒适、生态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毋庸置疑,自然、社会、生活是幼儿学习最丰富、最生动的来源,是幼儿教育的必然取向。苏霍姆林斯基视大自然为“活的思想的发源地”“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陈鹤琴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理论,可见大自然对儿童存在的教育价值何其珍贵。
基于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更多地凭借地方资源,针对各种资源的性质和典型特征,甄别、优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且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将之有机整合进不同的课程实施计划中,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
从所处区域背景看,我园坐落于福地常熟、地处虞山北麓,土壤膏沃、岁无水旱的平原气候孕育出钟灵毓秀、物产丰裕的生态环境。通过对虞山资源的梳理聚焦,我们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条主脉络引领,分别架构出“山之物——自然探究益智课程”“山之魂——亲子体验生活课程”“山之坊——怡情山水艺术课程”这三大课程板块。每一课程板块下又延伸出多个目录分支,例如,“自然探究益智课程”下设有养植课程、布艺课程、泥趣课程,“亲子体验生活课程”下设有阅读课程、远足课程、饮食课程,“怡情山水艺术课程”下设有创意课程、曲艺课程、建构课程。而后,根据课程所涉及的领域进一步细化分解,生成子单元主题,例如,养植课程细化为采菌蕈、寻草药、探虫鸟三个子单元,布艺课程细化为好看的布、好玩的布、有用的布三个子单元。通过分层梳理,层层推进,以保证虞山资源与儿童经验间建立起一条自然、适宜又时时充满挑战的通道。
在对这些资源从“1到许多”的演变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自然的教育是无声无痕的,它给孩子们的远不止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拓展、精神的愉悦……孩子们浸润在大自然中得到的礼物,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和意料,因为它给孩子们的是生命融合的整体性教育,吻合了“给幼儿以完整的眼光”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教育观。
工作坊+:将“游乐自然”理念融入环境规划中
环境,是开启幼儿学习的一把钥匙,也是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之一。为了让环境真正成为课程,我们将儿童元素、自然元素纳入到功能室建设中,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改造和设计幼儿园,将“游乐自然”的办园理念融入到环境规划中,从儿童的视角凝练绘制“自然教育”的关键概念图谱,让园里的每一个空间“说话”,更好地支持儿童自然真实的表达。
具体来说,一方面改造室内专用功能室:从自然资源入手,在室内创设了布艺坊、印刻吧、百草园、木工坊等专用教室;另一方面改造户外游戏坊,将幼儿园最初设计中的西面停车位改造成幼儿游戏坊,创设了草编坊、石艺坊、农耕坊、泥趣坊等,这些特色坊、功能馆的改造,不仅拓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而且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感召力,形成彰显美学意蕴的幼儿成长空间。
为了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我们在管理机制上,采取以下一些变革措施:一是采取周期式活动,即打破各班轮流进室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各坊可容纳的幼儿数,在幼儿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混龄编班,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一坊一周期”的形式使学习更有深度。二是采取菜单式活动,即幼儿自主选择“菜单”,根据“菜单”进行指定命题创作,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开展作品展示会,接受同伴、家长的评价,以此达成幼儿一个周期内的体验与发展。三是采取联动式活动,即以一张“订单”打破坊与坊、材料与材料的学习界限,幼儿不再是单一地在工作坊内完成创作,而是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工作坊,进行互动联合创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些管理机制的介入,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科界限,有机组织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从而唤醒幼儿经验,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完整发展。如此,在生态、自然、富有野趣的工作坊游戏活动中,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亲密互动,体验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意趣。
主题节+:以文化资源为载体建构自然教育课程
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的。因此,在自然教育课程建构中,我们始终秉持的一个理念是“全息化”,即以“全要素”“全方位”“全参与”的重组思维架构课程内容,通常以主题节的方式串联生发出一系列的学习体验活动。
依托虞山文化的张力,我们创设了“山之灵生态节”“山之趣民俗节”等主题节日,在这些主题节日中,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健康多领域的教育内容,从而使“游乐自然”的理念渗透落实到流程管理、教师成长、家长参与等各个方面,有效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表达。
例如:结合“山之灵生态节”,我们将二十四节气转化为幼儿的课程,在春分日开展了“草长莺飞间·春分农耕乐”习俗体验活动。小班幼儿通过“春耕讨论会”制订春耕计划,在教师和保育员的协助下,开垦土地、播洒希望、精心耕耘。中班幼儿走进田间地头采集美味,初步感受采草头、择草头、做草饼等传统活动。大班幼儿玩起了民间游戏“竖蛋”,亲身体验了画春牛、赠春牛的习俗。此外,我们带领幼儿进行“谷雨前后,栽瓜种豆”“惊蛰种花生”“秋分挖莲藕”等活动,把握自然教育契机,将传统农耕文化引入常态化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华夏祖先凝结在时间里的智慧。在这师幼共建的“有根基”的游戏环境中,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滋养中,亲历家乡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共鸣。
在这几年的课程实施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个课程,都是基于自身园所土壤而产生的,即便课程形态不一,但骨子里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指向儿童自由、完整、富有质量的发展。自然教育课程,说到底,就是“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传统文化”,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致敬童年的多样,善纳儿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