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作业问题就出了不少要求,更有地方宣布“寒假作业不作硬性规定必须完成”, 在“作业谁来做”“谁来批改”的问题上,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可是操碎了心。
本来是一个学生做作业、老师批改作业的常识问题,现在已经成了“灵魂之问”。
学堂作业本无错,奈何谁都不放过。爱学习的孩子“不待扬鞭自奋蹄”,做点作业跟玩似的,没作业也可能找题目去解;不爱学习的孩子,没有作业来约束一下更撒欢了玩。小学课本上都讲,达·芬奇被老师“逼”着画无数次鸡蛋,终有所成。您瞧!做作业还是有用的。
我们还看到,对禁止家长批改作业、限制课外培训这样的行政干预做法,是禁止一阵、反弹一波,再叫停、再反弹,陷入了死循环,而且,循环演变之中,作业变相加码、不减反增,花样翻新的课外培训层出不穷,到头来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治本只治标,有时连标都不治!
这说明了什么?纠正的靶向不准。
不批改作业只是表象,实则是不少教育职责从学校和老师手上甩到了家长身上。家长们说,一些老师当“甩手掌柜”,“家长群”成了“压力群”;但老师也不服气啊,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怎么全都成了我们老师的事了,老师的考核压力也很大啊。
长期以来,中小学减负常常成为老师缺位的“挡箭牌”,家长补位则苦不堪言。其实,孩子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是由老师和家庭共同驱动的,偏废一方都不行,老师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家长更多是言传身教。
比老师缺位更深层次的是评价机制的缺位和错位。评价机制的指挥棒指向哪里,教学的方向方法就打向哪里。
例如,有地方的中小学的确淡化分数、限制考试频次了,但评价教师水平的指标又变成了批改作业的质量,有没有错批啊、漏批啊,考核起来显而易见。
这些任务往往转嫁到家长身上,就像不久前,一位江苏家长就因被迫批改作业,愤而退出微信群。老师们干什么去了?还有各种教学的KPI要去完成,这通常跟奖金、晋升、职称职级挂钩的,学生不是唯一指标。
因此,机制的科学性很重要。在成熟资本市场,有个叫“注册制”的制度,就是监管部门不干预,同时,下放一线监管权和强化制度建设,以“底线思维”对违法违规、异常交易行为零容忍,最终让优质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自己“跑”出来,让劣质公司严格退市,达到市场的优胜劣汰。
从教育来看,身处一线的学校和教师对本地教育、生源质量、家长心理的实际情况最清楚,宏观面上的行政一刀切,一定程度上扰动了正常教学目标和个性化安排,容易给利用规则钻空子的人提供土壤,很难形成稳定学校和老师的一致预期,使学校和老师陷于疲于应付考核的怪圈。
古人就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各地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有条件实行多元教学,探索素质教育,家长们认可度高;但有的地区,用高强度、偏军事化的苦学来开展教育,家长们照样满怀信心。
目前,一些地方开始提倡布置个性化的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对机械式作业、重复性作业开始说NO,还借助多元指标和科技智能手段辅助教学。方向绝对正确,缓解了老师的压力,但说到头又是工具和手段问题,有待对老师进行激励机制层面上的突破。
走出形式主义的粗暴干涉,把教育的权利还给学校和老师,专业的人可以干专业的事。
用机制激发老师群体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如此,家校双方不缺位、不错位,才能共同实现“1+1>2”的培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