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教育 >

构建全要素全过程评价体系

2021-04-07 19: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吹响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冲锋号,预示着教育评价改革将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批判走向建设。温州市从2014年开始试水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了教育质量“四维评价”指标体系,聚焦“五唯”最核心的唯分数、唯升学问题,探索区域破解之道。

“两全”导向:

构建全要素全过程评价体系

构建“四维评价”指标体系,体现横向全要素评价。区域教育质量是立体的、多维的。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包括学生个体层面、教育管理与行政结构的制度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温州市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率全省之先在地市级层面制定出台《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构建由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幸福4个维度18项指标组成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也关注对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幸福感的评价,力图扭转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养的教育质量观,着眼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追求生活幸福、增强综合素质。

构建质量分析模型,体现纵向全过程评价。我们构建了“输入—过程—输出”的学校教育质量分析模型。“输入”环节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学生特征、社区家庭四个层面把握教育的起点。“过程”环节关注学校的文化、管理和教与学的落实,凸显过程的诊断功能。“输出”则落点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幸福四个维度的发展结果。这样的模型设计,既考虑了教育的起点,也关注了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教育输入和教育产出当中的过程黑箱,探寻在起点条件稳定的前提下,是什么样的过程导致教育的不同结果,为教育改进指明原因和方向。

“两轮”驱动:

探索区域教育评价改革路径载体

监测驱动,让教育评价走向数据实证。树立“数据赋能教育,评价促进改进”的基本理念,从以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走向基于证据的教育教学改进。2014年至今,温州市以综合监测和专项监测相结合的思路,开展了近20次的质量监测,在对整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了义务教育艺术素养监测、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监测、高中生学习生活幸福感测评、学校教育满意度测评等专项监测。借助各类监测数据,对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描述,诊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各类教育行为和因素之间的规律,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证据支持。

项目驱动,让学校评价改革走向立体多元。从2015年开始,温州市以项目推进的形式,启动学校层面教育评价改革,从市、县两级相继培育了两批评价改革试点学校共167所。2019年5月,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分三年逐步推进,计划到2022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评价改革项目全覆盖。项目内容涵盖中小学学业评价、增值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教师评价等。

通过项目推进,区域层面提炼了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推进方式。即从质量评价管理主体上,建立市—县—校三级质量管理网络,明晰市—县—校质量管理职责;从推进路径上,总结出“一阶试点”“二阶拓展”和“三阶推广”的操作路径,使学校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校本化层层深入;从推进支持上,形成行政助推、专家助力和联盟互助的“三助”支持方式。“三级三阶三助”推进方式,有助于学校教育评价校本化的进一步推进,也有助于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机制。

学校层面推进了“四维评价”指标的校本化构建。在市级层面“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引领下,学校通过细化研究、深化研究和特色化研究对区域“四维评价”指标进行了校本化的构建,形成各具学校特色的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完善了学校以评价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的路径建设。

“两点”支撑:

完善区域教育评价改革保障机制

在队伍支撑方面,市—县—校三级评价管理网络健全有力。构建以温州市教育评估院为龙头、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评价室为依托、一线学校为主体的市—县—校三级评价管理网络。2013年,温州率先建立了浙江省首家地市级事业一类教育评估机构——温州市教育评估院,具体负责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与学校评估工作,并在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内设置相应的专业评估机构,配置至少一名教育质量评价专职人员。同时对其职责做了进一步明晰:以市、县为单位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作用是运用规划手段,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结构性质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作用是领导与帮助教师尊重教育规律,正确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校本评价的诊断与改进功能,提升“过程性质量”。

同时,我们积极培育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先后培育了温州大学基础教育评估中心、温州民办教育研究院等多家机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购买服务范围,规范与健全多元化评价主体,保证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独立性,使区域和学校教育管理更加有序,更有实效。

在制度支撑方面,区域教育评价改革政策支持全面有力。近几年来,为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温州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在年度直属学校校长业绩考核中增加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容,将“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运用改进工作”纳入近几年市教育局对县教育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之中,将“县层面对评价改革试点学校的指导”列入温州市教育局对县教育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之中,等等。基于上述基础,2020年10月26日,省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下发文件,确定温州为“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省级试点地区。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温州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初具成效。一是践行了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实现单纯“育分”向全面“育人”的转变,促进科学质量观的落地。唯分数、唯升学倾向的扭转,也带动了对教师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反思,基于教师立德树人成效、促进学生成长增值的评价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二是加强了指向“诊断改进”的评价结果运用,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提高了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教学研究改进的针对性和学校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三是提升了区域教育综合质量,引领教育生态良性发展。四是推动了“评价促进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辐射影响。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