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教育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2020-03-31 19:1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据统计,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已超过20%,中学生已超过25%,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因此,2019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这将为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丁配成/画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原文 :《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

作者 |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晓静

图片 | 网络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青少年时期是独立健康的人格、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养成即从儿童发育到成人的重要转折时期,但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阶段,主要问题有:一是学习障碍(学龄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焦虑甚至厌学。据国内调查,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分别是5%~10%,男女之比约为2∶1。二是人际交往障碍。青少年缺乏社交经验、技巧,会因交际障碍感到孤独、压抑,甚至严重到成为社交恐惧症。三是情绪问题,常见的负面情绪有抑郁、焦虑、恐惧等,严重的会发展为抑郁症、恐惧症等精神障碍。有报道指出,20%~30%的青少年中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青春期前的青少年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学前青少年只有0.3% ,而14~16岁少年则升为4.7%。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一是家庭因素。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育方式都是“精养”,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只管学习,其它的一切由父母承包。这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且有些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够,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加之家长忙于工作难以陪伴孩子,对孩子缺乏关爱,使孩子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二是学校因素。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好坏的标准,把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优劣的标准,学校、教师的压力最终转移至学生身上,造成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三是社会因素。网络等媒体传播的不良内容易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目前,网络时代,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使青少年在快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可能沉迷于网络或游戏,对其造成终身影响。

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

方案提出了四项总体目标,围绕既提目标又联系实际,破解心理健康难题。

首先,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青少年心理健康环境应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民主、平等、信任、和睦的氛围,改变教养方式,减轻孩子压力。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方案》指出,“加强各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到2022年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确保落实。在社会环境方面,国家、全社会应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为此,《方案》规定:“新闻出版、网信、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上与儿童青少年有关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其次,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对于预防、治疗青少年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方案》对此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加大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力度”等措施,亦是政策保障。据要求,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以QQ群、微信群等青少年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服务,同社区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家庭、社区、学校要相互协作、配合,建立一个成体系、广覆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视域 |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的排查和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切实做好青少年重点人群的排查和服务。《方案》指出:“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个体而言,对那些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儿童青少年,要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就群体而言,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毕业班学生、学困生等群体要提供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