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旅游 >

美不胜收的傣族寨子,犹如花园一样

2021-12-02 15:10

  西双版纳真是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地方。在田间或山脚下,金碧辉煌的佛寺掩映在榕树旁,竹笋一样的佛塔与菩提树相伴,稻香环绕的傣乡美极了。美不胜收的傣族寨子,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这是西双版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傣族的发展,既要抓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也要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办法。勐遮镇的曼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而橄榄坝傣族园则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样本。

  

  在曼拉,路不拾遗

  

  曼拉是个自然寨,隶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

  

  它坐落在一个小山包脚下,和其他傣寨一样,曼拉建设得犹如花园一样,道路两旁和民居门口都种着赏心悦目的花草。有的家庭开了农家乐,顺带出售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有的则沿着巷道经营起小卖部。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个户牌,上面标着号码,写着住房登记为A级。整个村寨犹如开放式的空间,游客可以穿堂过道甚至入户欣赏这些民居内部,传统的干栏式结构下是现代的家居摆设,显得窗明几净。我们一行人随机进入一户人家,客厅中陈列着普洱茶饼,只是不见主人,后来才有咩套(奶奶)闻声出来,她带着慈祥的笑用傣语让我们随意参观。廊檐下挂着吊兰和藤蔓,庭院中有栀子花开,稍远处种着芒果和芭蕉。可以发现,整个村寨都是高度均质化的小康之家。

  

  西双版纳傣乡纪行

  

  除了美好的家园令人赞叹外,曼拉还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没有了围墙”,去除了邻里隔阂。据说过去家家户户都被红土泥墙或铁皮包围,为了防盗总是户门紧闭,邻居间“粗茶一包拉家常,火塘一亮老少乐”的现象早已不见。村寨的改革是从2007年启动的,直到2016年党支部在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后开始大力整改,决定将90户共计2980米长的围墙全部拆除,代之以各色花圃。同时在周边建立配套的公共设施,有了厕所和文化活动中心,整个寨子顿时改头换面。第二个是“没有了脏乱”,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过去生活垃圾乱堆,烈日下尘土飞扬,蚊虫肆虐,村民居住环境堪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村支书带着村民订立村规,统一建立起“以干净整洁为荣”的理念,逐渐告别脏乱差的现象。一时的卫生整改只能治标,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才是治本。第三个是“没有了矛盾”,消除邻里纠纷,简化人情关系。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但是有些旧习陋习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枷锁。针对这种情况,曼拉村支部有新的办法,从2016年至2020年间三次修订了《村规民约》并刻在石板书上,立于佛寺门口——这里是村寨人流的集散地。十条村规从赡养老人、教育子女、遵纪守法、诚信做人等方面都做出了奖励或惩罚的细则,并于2020年7月份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驱车离开曼拉的时候,可以看到村外围是一片试验田,有若干科研机构在这里做水稻试验,其中“云南大学试验站”的牌子就赫然立在田边。其实,整个曼恩村民小组都是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这个纯少数民族村寨,既有先天的自然条件,也靠自身与时俱进的思想转变。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水稻种植和家庭手工业,也积极进军茶叶加工业和橡胶业。在多元化的经济模式下,本地傣族村民都实现了勤劳致富。如今,党组织已经是村民的主心骨,他们勇于担当敢于探索,带着百姓共同迈入幸福的小康生活。

  

  橄榄坝傣族文化园生机勃勃

  

  要了解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可以去橄榄坝傣族园。这个地方傣语称“勐罕”,意思是卷布(席)的平地。如今的橄榄坝,是傣族文化的博物馆,五个自然村寨(曼春满、曼将、曼咋、曼听、曼嘎)完整地保留和传承着傣家干栏式建筑。这里还是各种傣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展示场所,有贝叶经制作、棉麻纺织、首饰打制、甘蔗榨糖、手工制陶、章哈演唱、情歌对唱、泼水节活动等。1982年,傣族园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凡是来到这里的人,无不折服于她的静谧之美。

  

  村寨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持久发展和传承的语境,在各民族中就设置了很多文化保护村寨,如西江的千户苗寨,车江的三宝侗寨等,而橄榄坝傣族园则是保存傣族原生态文化的地方。对这里的傣族人来说,制作银饰是一种谋生手段,演唱史诗是章哈的职业,制作贝叶经是佛寺僧人的工作。更多的人还是过着稻作农耕生活,大体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模式。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是本地村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村寨或社区的保护就是对文化传承语境的保护。

  

  曼春满,意思是“花园寨”,是傣族园中最大的一个寨子,这里坐落着赫赫有名的古佛寺——曼春满佛寺。据民间传说,这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在整个东南亚一直享有盛名,每年都有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等各地僧人前来朝拜和诵经。

  

  曼春满佛寺是个美丽的婆娑世界。在蓝天白云下,只见佛寺屋顶的梵铃摇曳,佛堂柱子和墙壁上的金水印壁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鱼鳞式的瓦片颜色有些斑驳,有一种典雅的岁月痕迹。佛寺内种着各种花草,小叶榕就在门前撒下阴凉,槟榔树和贝多罗树与佛塔比肩,树枝上生长着寄生兰和石斛,垂下一串串娇滴滴的花。树底下有石槽,槽中盛开着淡紫色小睡莲。

  

  西双版纳傣乡纪行

  

  佛寺也是一个艺术馆和图书馆。墙壁上略有褪色的壁画讲述的是佛祖巡游记或某部史诗中的故事;有的墙壁上绘有浮雕,有菩提树、菩萨、天女、莲花等形象;庭院中有金鸡、白象、那迦(蛇)、麒麟等雕塑;还有立起来随风飘扬的各色佛幡、纸幡、纸旗等;更有内容丰富的贝叶经、棉纸经放在佛堂内可供阅读。傣族民众在这里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并获得文化知识。

  

  佛寺还是傣族民众的精神家园。入夏安居期从9月持续到12月,这期间人们定期聚集在佛寺中,为已故的祖先神灵滴水祝福,也为健在的亲友诵经祈福。年轻人在这里可以聆听老人们的教诲,中年朋友在这里互相倾诉生活的酸甜苦辣,耄耋老者可以在佛堂中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在此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

  

  新农村中的傣族文化传承新模式

  

  傣族文化植根于中华灿烂的文化沃土,又在印度次大陆文化的影响下极具创新性并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创造了独特的贝叶文化。在众多的南方少数民族中,傣族人口约120万,并不算人口规模较大的民族,然而傣族的贝叶文化在南方多元文化中却占有着重要地位。

  

  在南传佛教逐渐传播的过程中,傣族先民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并从此进入了“文字时代”。那些在“前文字时代”里创造和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大部分被记载下来,写在贝叶经、棉纸经中。傣族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面与口头二元并进的模式。以傣族史诗为例,一方面,章哈歌手依然在民间各种活动中口头传唱史诗;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在佛堂里诵读史诗文本。口头传承与书写传承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很多章哈本身是还俗的僧侣,熟悉典故和诗歌韵律,因此善于创作诗歌并成为歌手。

  

  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世俗民众与佛寺僧人的合作。越来越多的人读不懂老傣文书写的典籍,傣族民间不乏精英分子担忧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过去国家义务教育没有普及的时候,佛寺就是男子接受教育和学习文字的地方。如今科学教育普及,极少有人从小入寺为僧学习了,佛寺不可逆转地丧失了教育机构的角色。然而佛教的其他功能还在,它是贝叶经典传承中心,是老傣文教育基地,也是连接生者与亡灵的庙堂,是解锁傣族文化的钥匙。在这里,可以找到善讲历史故事的老者,可以找到实践民俗节日的妇女,还可以看到披着袈裟放学归来的孩童。

  

  傣族传统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局,需要内部的主动改革和外部的刺激与帮助。有的学校如勐遮中学已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里学习傣文书法、象脚鼓、民歌演唱等技艺。也有的佛寺比较灵活,举行寒暑假短期傣文培训,还有的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晚间到佛寺学习。傣族青少年到佛寺学习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皈依,实际上是了解贝叶文化的传统方式。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每年都有大批人来采风或考察。浓郁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和旖旎的傣寨风情,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多元的少数民族村寨,也是社会科研工作者调研的理想基地。西双版纳不仅有各种研究中心和国家公园,还有许多新近的社科项目。例如云南大学人类学、社会学的“乡村之眼”项目,鼓励学生用新传媒技术记录傣族社会变迁。这些来自外部的各种力量都对傣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传承虽然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改革的道路上有许多坎坷,但傣族民众一直努力传承着自己的优秀文化。傣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