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新闻 >

时势造英雄,中国人不缺英雄基因

2020-05-25 11:22

  像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辉煌时刻一样,60年前的1960年5月25日清晨4时20分,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瞬间。

  历经千难万险,耗时两个月,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第一次从北坡征服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一刻,震动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质疑,奋进,攀登,征服……一甲子过去,当今天的我们回望波澜壮阔的中国登山运动史,即便对辉煌的史迹不甚了然,却又何尝没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此时此刻,全球的目光正再一次聚焦珠穆朗玛峰。12名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随时待命,即将对世界之巅发起新的冲击,书写历史。

  中国登山总与国家气运相连。

  血肉之躯架成“中国梯”

  “我父亲从来不在家里谈工作。从小对我来说,登山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太多特别的概念。”王富洲的女儿王毅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直到2005年,她作为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翻译来到珠峰脚下,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父辈的伟大。

  一天,登山队员们训练,王毅跟在一起。“珠峰大本营海拔是5200米,我们往上爬了一爬,人家走得都挺自然,忽然间我感觉自己这人就‘没了’,就剩一个大心脏了。”她知道这是高山反应,安全起见,很快就撤了下去。

  “这才5000多米,试想一下8000多米会是什么样?上面的氧气可能只有平地上的三分之一。这一刻我才意识到,他们那批人是多了不起。”

  珠峰大本营的条件在2005年时已经很完善,甚至“豪华”。不但有床,连浴缸都有了,登山队员可以晒着太阳泡澡。但在条件落后的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过夜没有帐篷,他俩绝对是第一个,到现在也没有人这么做过。”1960年5月3日的那个夜晚,父亲在那道“不可逾越”的珠峰“第二台阶”上是如何度过的?那支中国登山队队长史占春的儿子史岩,还是首次向媒体吐露。

 吸一口氧气再前进。中国登山队队员在8100米附近休息,中间的高峰便是珠穆朗玛峰。
吸一口氧气再前进。中国登山队队员在8100米附近休息,中间的高峰便是珠穆朗玛峰。

  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第三次行军的尾声,一部分队员在8500米的高度留下建立最后冲锋的“突击营地”,史占春和王凤桐继续前进,寻找突击顶峰的路线。

  不远处就是“第二台阶”。这是一座陡峭的岩壁,有近30米高,平均坡度达六七十度,相当于一栋七八层的楼房。二三十年前,英国登山者便曾多次在此折戟,功亏一篑。

  史占春和王凤桐攀爬至“第二台阶”顶部附近时已是夜里,想再前进,必须爬上一道3米多高垂直、光滑的峭壁。四周一片漆黑,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只能先在这里过夜,等待黎明。

  “我父亲这时候已经三四天没吃过东西,就吃雪。长时间负重,生理反应很厉害,氧气也舍不得用……”史岩说,为了求生,更为了天亮后彻底探明冲顶的路,两人决定在身旁一个雪包里挖洞栖身。

  雪洞刚好能装下两个人。顶着零下40℃的严寒,没从氧气瓶里吸一口氧,史占春和王凤桐紧紧抱在一起……这一夜,他们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奇迹。

  20天后,当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组成的顶峰突击队沿着史占春他们探明的路线发起最后冲锋时,挡在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第二台阶”顶端3米多高的峭壁。

  四个人在第四次行军中已经持续行进了8天,体力消耗巨大,挨个试了七八次都没能攀上去。刘连满是消防员出身,突然想到了搭人梯的方法。

  为了稳稳踩在刘连满肩上,把冰锥打进岩壁里,屈银华先是脱掉了高山靴,又脱掉了绒袜子。8700米高度的严寒,让屈银华的脚趾和脚跟全被冻坏切除,刘连满也因体力透支在随后掉队,但在三个多小时的努力后,他们真的做到了!

  登上“第二台阶”顶端,最后的路途就相对平坦多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登顶珠峰时,在这里架起一副金属梯子,这就是“中国梯”。到2008进入博物馆,中国梯帮助1300多名各国登山者实现了征服珠峰的梦想。

  “中国梯的实际意义远远不是这么几米的梯子,而是所有甘为人梯的这些人。最初的中国梯就是血肉之梯。贺龙元帅讲过,中国登山是靠举国之力在前进。是中国人民的举国之力帮助三位英雄征服了珠峰,登山英雄的荣耀属于所有中国登山人。这才是真的中国梯。”史岩说。

  “中国人从未登上过珠峰,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1960年的那次登顶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行的。
1960年的那次登顶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行的。

  攀登原定1959年春天由中国和苏联两国联合组队进行,但在当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公开发动叛乱,联合攀登行动不得不暂缓。之后虽然西藏局势趋稳,但由于此时中苏关系已逐渐恶化,苏方很快便带着原本允诺的登山装备退出了。

  当时国内正处三年困难时期,但为了全力完成登顶珠峰的任务,国家还是批了70万美元经费,派史占春赴瑞士采购专业登山装备。史岩说:“那时候1美元相当于现在43美元啊!”

  在瑞士苏黎世一家登山用品店,史占春巧遇了同样来买装备的印度登山队。他们中的一个,正是1953年从南坡帮助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完成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壮举的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几个月后,中印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北南两侧展开了一场攀登竞赛。

  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边境线上,中尼1955年建交后,对珠峰归属存在争议。与尼泊尔关系密切的印度一直叫嚣,中国人从没有登上过珠穆朗玛峰,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复杂的环境赋予了1960年这次攀登多重意义。

  中国成功登顶后,印度登山队在南坡遭遇风雪后放弃。次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边界问题得到了解决。

  史岩告诉记者,15年后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冲击,其中一个因素也来自外界。“1960年登顶时天还没亮,没有留下影像之类的记录。西方国家对此一直持质疑态度。但我父亲那辈人就是这样,对这些根本不当回事儿,从来没有回应过,那会降低我的身份。你们不信,那我就再登一次。”

  历史惊人的相似。时过境迁,当中国以举国之力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取得重大成果,质疑甚至诋毁又再次扑面而来。

  王毅说:“我觉得今天的质疑和当年质疑中国珠峰登顶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有的人永远是高高在上。当年我父亲他们就是完全不在乎,有人不相信那是他们的事儿,我们只把我们做好。因为真的假不了,任何时候被人家误会也好,冤屈也好,没必要辩驳。”

  时势造英雄,中国人不缺英雄基因

  与当年一样,眼前正在进行的珠峰高程测量同样意义重大。

  珠穆朗玛峰最为人所知的高程数字是8848米,由印度和中国在1954年和1975年两次测得。2005年,中国再次组织对珠峰的科考、攀登和测量,宣布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不过,对中国和尼泊尔边境上这座世界最高峰的高度,中尼双方以至国际长期以来都持有不同看法。尼泊尔将峰顶的积雪计算在内,始终认同8848米的高度。

  2019年5月,尼泊尔测量专家从南坡登顶,再次测量了珠峰。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尼泊尔,两国发布了《联合声明》,提出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预期中国方面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完成后,中尼双方将共同宣布测量结果,国际对有关珠峰高度的话题也将达成更多共识。

  1960年起,每一次珠峰攀登和测量,都会引起举国关注。中国人似乎有一种“珠峰情结”。

 登顶成功后,周恩来总理接见史占春。
登顶成功后,周恩来总理接见史占春。

  “这个星球上的最高点在中国,这是中国人很骄傲的事儿。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开始向珠峰发起冲击,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其实像我爸爸是地质学院的学生,当时他们都不懂什么叫登山,从来没有基础的一群人干了这么大的事儿,在1960年影响是相当大的。时势造英雄,这种情结的延续实际上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中国人不缺少英雄的基因,只要有时势,就会产生英雄,今天也是一样。”王毅说。

  60多年来,与国运相连的登山事业怎样影响着中国社会?史岩总结道:

  “中国登山对新中国有四大贡献:第一,为国争光;第二,促进了科考事业的发展;第三,推动了经济发展;第四,登山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登山精神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一部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奋斗的发展史。”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