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战舰相撞的事故案例比比皆是。而根据事后统计,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比如,在2009年,隶属于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哈特福德”号,就在霍尔木兹海峡同“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发生剧烈碰撞。在这场“自相残杀”中,排水量仅有6000多吨的“哈特福德”号“不敌”排水量高达25000吨的“新奥尔良”号,舰体遭受重创,并有15名潜艇官兵受伤,直接损失高达1亿美元。与此同时,碰撞也造成了“新奥尔良”号近9万升燃油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事后调查显示,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一名执勤时戴着耳机听音乐的水兵。
舷号为SSN-768的“哈特福德”号核潜艇,是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动力高速攻击潜艇的一艘。该级别潜艇长110米,排水量6900吨,是美国海军第五代攻击核潜艇,也是全球建造数量最多的核潜艇。自1976年首舰“洛杉矶”号服役以来,“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建造服役数量超过了60艘,是美国海军水下进攻体系的绝对主力。其中,“哈特福德”号于1994年正式服役。由于“洛杉矶”级可以同时具备反潜、反舰和对陆攻击能力,因此包括“哈特福德”号在内的众多现役潜艇长期活跃于海外,成为美国全球化军事战略的急先锋。
进入21世纪,随着美伊关系持续恶化,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局势日益紧张,“哈特福德”号也按照美国军方的战略部署,开始负责霍尔木兹海峡地区的巡航战备任务。2009年3月20日,正在潜航中的“哈特福德”号突然发生剧烈摇晃,潜艇上毫无准备的水兵们也很快听到了一连串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理后,潜艇很快上浮海面。原来,“哈特福德”号与同处于该海域的美国海军“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意外相撞。要知道,“新奥尔良”号隶属于“圣迭戈”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全长206米,排水量近25000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的规模。“哈特福德”号的潜艇指挥塔围壳同“新奥尔良”号登陆舰的底部发生剧烈碰撞,猝不及防的“哈特福德”号舰体受到重创。
好在相关管损处理十分迅速,本次事故并没有造成“哈特福德”号的动力系统失灵。除了有15名水兵受到一些轻伤之外,由于“哈特福德”号的潜艇指挥塔围壳刚好戳中了“新奥尔良”号登陆舰的燃料箱破裂,近 9万升燃油泄露到了霍尔木兹海峡,而周围海域成为一片“黑海”。在上报上级部门后,重新恢复动力的两艘舰船迅速返回附近的港口接受进一步检测和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在霍尔木兹海峡,美国海军已经先后有两艘核潜艇发生过与友军的碰撞事件。根据军事专家的分析,由于两栖运输舰主要承担后勤辅助作战任务,因此并不会安装战舰常备的声呐系统,对于潜航在水下的潜艇自然无法提前侦测到相关信息。相反,核潜艇普遍配备有超大范围的声呐装置,一般情况下在距离很远的前提下就能侦测到水下及水面舰船的信息。从此次撞击事故来看,“哈特福德”号核潜艇从水下突然上浮,让“新奥尔良”号躲闪不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潜艇在上浮过程中声呐侦测效果相对较差,并一方面则是因为声呐操作人员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