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体育 >

进一步推动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2020-09-29 15:42

  当前全国性线下体育赛事纷纷复赛。在很多重大赛事中,体能测试的引入有力推动了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为此记者针对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和体能测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资深专家。专家认为,当前国家队运动员强体能补短板的训练方向应该坚持,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专家还指出,对于测试中的具体问题应该抱以科学的态度,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更深入和精细化的研究和改进。

  中国游泳项目的运动水平近年呈现快速发展,但整体上距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很大距离。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6届奥运会游泳比赛成绩看,美国队总共获得82枚金牌占比高达41%,而中国队总共获得9枚金牌,占比只有4.5%。同时,把国内运动员在2017年全运会游泳比赛的成绩回放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比较就会发现,我们有27项和36人(组)可以达到奥运会前八名的水平,但是仅有7项达到奥运会前三名的水平,这与中国队在里约奥运会只获得1金2银3铜的成绩较为吻合。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一批游泳运动员进入国际优秀运动员的行列,却难以进一步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中国游泳界的重视和思考,如何打破这一长期存在又难以突破的瓶颈,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游泳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助力这一批已接近个体运动生理极限的运动员的训练,并必须在训练理念和方法上求新、思变,探索新的训练路径。

  体能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也是决定各个运动项目运动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从人体运动能力的发展看,体能与技能的发展呈不同步走势,一般来说,16岁以前的训练是以“技能”为主,16岁之后体能逐渐成为训练的主体,20岁之后技能已经基本形成,体能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从人体发展的角度,成年优秀运动员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仍是体能,其中相当比例还是基础体能。有人认为,国家队运动员主要应围绕专项能力,基础体能似乎已经在基础训练阶段完成了,这是错误的,包括最大力量、有氧耐力、速度和柔韧在内的基础体能仍然遵循着“用则进,不用则废”这一最基本的生物适应原则,仍然需要继续加强训练,如果不进行专门的训练,这些能力则会消退。当然,如果运动员一开始就没有达到专项需求的基础体能,就更应该加大在这方面训练的投入。因此,很多奥运会项目,尤其是体能类项目均设有专门的基础体能测试标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没有在进入世界水平之后停下基础体能训练的脚步。

  有研究证明,在同等距离或速度下,与皮划艇、赛艇、跑步和自行车等基础周期性运动项目相比,游泳的能量消耗最大。因此,该项目高度重视体能的训练。2015年,美国针对298名优秀游泳教练员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游泳训练的诸多内容中,体能训练位居第二位,其中引体向上、深蹲、卧推和纵跳等是教练员经常运用的检测指标。世界著名教练员美国的康希尔曼历来将基础体能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游泳运动员在水里的专项训练处于无支撑状态,也不能负重,因此不能保持或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必须运用陆上训练的方法进行补充。同样,当代世界优秀游泳选手,诸如菲尔普斯、北岛康介和莱德基等也高度重视陆上体能训练。

  体能测试绝对不是目标,而是促进或引领训练发展方向的杠杆。我们不能将体能测试指标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而应该把这些指标反映的能力作为训练的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速度等各种素质能力,这些测试指标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以几天前参加了体能测试的短距离自由泳名将余贺新为例,他虽然因伤影响了训练导致3000米跑成绩不理想,但实际上,他在其他4个测试项目上都获得了满分。同样,刘湘在与专项特点相关的30米跑测试中也很轻松地拿到了满分。

  当然,体能测试的标准也应该不断完善和调整,应尽快形成包括游泳项目在内的科学和实用的标准。从目前的标准上看,有个别指标和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需要适当降低,而有的可能还需要提高。还是以余贺新为例,作为一名爆发力出色的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余贺新在纵跳和30米的测试中非常轻松地拿到了满分。但是对比国际标准可以看出,这次测试中纵跳的标准定得不够高,这就造成专项成绩与他不在一个水平的选手也能够拿到满分,这样余贺新的能力优势就没有真正显现出来。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正处于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关键时刻,国家队的训练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积极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推动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