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还有2年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过去一年,包括2020东京奥运会在内的多项世界大赛延期或取消,全球体育都处在困难时刻,但面对危机,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也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多次盛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世界体育赛事活动的节奏,也搅乱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备。1月底,原定于2月15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首场测试赛——2019/2020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延庆站比赛取消。随后,包括3月的花滑世锦赛在内的多项冰雪赛事接连取消。而计划于2021年第一季度举办的一系列国际体育测试赛也陆续取消。
这不但让场馆测试工作延缓,也对运动员的备战构成了障碍。不仅在赛事方面,疫情也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便,比如隔离等等。不过,重重困难并未阻挡住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进程。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看来,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过去一年中,北京冬奥组委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以创新的工作方式,克服各种困难,做到了工作不断、力度不减,筹办工作沿既定方向、朝既定目标,扎实、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官方坚持的如期办赛、安全办赛、合力办赛、简化办赛、精彩办赛等方针,都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等方面的充分肯定。
疫情发生后,冬奥组委推动实现冬奥场馆建设项目最早复工、全部复工,同时多策并举,最大化保障建设者的健康安全。按计划,所有竞赛场馆在年内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步完成,达到测试赛要求。同时,按期推进所有非竞赛场馆建设、改造,确保在2021年7月之前完工。2020年底,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纷纷“亮起来”,照明设备的启用,让冬奥标志性场馆展露最新芳容。
与硬件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的是,中国冰雪健儿的积极备战。虽然国际大赛大多取消,但运动员们的训练热情和积极性丝毫不减。面对挑战,中国冬奥军团克服困难,加紧备战,封闭训练、赛练结合、补齐短板,力争打造出一支“精兵”,以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疫情发生之初,经过综合研判,针对队伍不同状态分类开展工作。国内进行专项训练的队伍按照“不移动”原则,继续在原训练地训练;国内因雪场封闭等原因暂时没有条件进行专项训练且没有承担外训外赛任务的队伍,集中安排到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进行体能强化训练;承担外训外赛任务的队伍能提前出国的就尽量提前出国,能延长在国外训练时间的就尽量延长时间。
而经过近一年的“封闭训练”之后,创造条件赛练结合,是中国冰雪军团在新赛季来临之际交出的第二份答卷。虽然受疫情影响,包括花滑中国杯在内的多项国际赛事,全都只是有国内选手参加,但对于队伍的检验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冰壶队内对抗赛、全国越野滑雪邀请赛、短道速滑模拟世锦赛对抗赛等内部赛事,也都检验了强化专项训练成果。
另外,科技的融入也为中国军团的备战增添了助力。2020年12月,河北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其中两个体育风洞的建成,将极大助力运动员训练。
对于2022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的顺利进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021年新年祝词中就称:“并不能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才是北京冬奥会’,我们现在就需要为北京冬奥会做好准备。在中国的伙伴和朋友身上,我们看到了承诺与决心,冬奥场馆已经为全世界最好的运动员们做好了准备。”
而在1月底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巴赫再次称赞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他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对举办北京冬奥会拥有远大抱负和伟大愿景,其可持续发展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一方面,北京冬奥会的很多场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另一方面,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很多场馆将向冬季运动参与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人民开放。北京申冬奥时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将为中国留下巨大遗产,对全球冬季运动的发展也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对于北京冬奥测试赛的调整,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十分赞赏和欢迎调整后的测试方案,因为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巴赫同时肯定了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中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并实现经济复苏,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当前,国际奥委会支持所有有效的防疫措施,因为这些措施的成功,让我们对成功举办冬奥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