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做大了充电桩市场的蛋糕,却也因玩家众多,变为了一个充分竞争和内卷的市场。
即便如此,面对旺盛的充电需求,新一轮跑马圈地开始了。只不过这一次进场的,是背负着能源转型重任的石化巨头们。
9月19日,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深圳机场充电站投入运营。这个国际石油巨头正铆足力气向充电站倾斜投资,目前已在中国建成的800座充电站,多达2.5万个终端组成的充电网络,仅仅是刚刚开始。
活跃的不只有外资,国内石化企业也在大手笔投资建站。例如中石油日前豪掷15亿,收购充电桩企业普天新能源100%股权,其直言“要抓住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向充电桩市场大步迈进。
按照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今年7月,国内692.8万台的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同比增加74.1%,迅猛增势之下,1:2.6的桩车比,说明作为新基建的充电桩市场远未饱和。
“大象转身”的背后,很多人也在好奇,在市场格局早已锁定的当下,他们将如何发起攻势?而被外界调侃“一度电只赚两分钱”的充电业务,又将如何摆脱盈利困境?
盈利之困
当前,国内充电桩Top级运营商,大致可归类成这三大阵营:一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服务商;二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普天新能源为代表的国家队;三是直接向用户提供充电服务的主机厂。
按照当下国内充电市场的份额排名,90%以上的用户和订单掌握在第三方运营商,也就是民营资本服务商的手中。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本助推,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这三家头部企业的充电设施超过30万台,占总量的17%以上。相比之下,“国家队”仅占充电设施总量的约5%。
虽然充电站和加油站都是汽车产业链的下游基础设施,理论上会由“国家队”强势主导,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充电桩的投资是比较谨慎的。
“谁都知道,只有规模化之后才能盈利,但如果要实现这样的充电网络覆盖,就要投钱和烧钱。”某产业基金投资人坦言,资金投入大、利用率不高、回报周期长,是充电桩市场的现状。他们曾在2020年前后投过三个充电站,但当时切入赛道已为时已晚,竞争格局基本已经锁定。
而他们面临的劲敌,正是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
传统企业不仅决策周期长,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也更为保守。而这三家企业之所以地位难以撼动,主要是他们与蔚小理几乎同时期进入新能源市场,也是国内最早一批的充电桩企业。
先发优势让民营充电桩运营商吃到了第一波红利,特别是享有选址的优先权。“充电站点位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它直接决定了车流量和充电桩利用率。”某离网充电服务商表示,在稳定流量的情况下,他所接触到的一些运营较好的充电站,一到两年就能回本。
然而,部分充电站快速盈利并不能代表整体经营情况。大多数充电站由于利用率不高,迟迟不能盈利。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目前中国市内充电桩的平均社会利用率不到10%,即一天24小时中,只有不到2.4小时有人使用,高速充电桩的利用率更是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