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总跟我对着干,怎么办?
最近看到了一个妈妈的分享:
妈妈独自带孩子去游乐园,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感觉比较新奇,一会跑这里,一会跑那里。
妈妈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后面跟着,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妈妈就在后面不停的喊:“别乱跑!”
“不要去那个水池,危险!”
“别跑丢了!”
……
但是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话而停止乱跑,相反跑的更快了,妈妈快要崩溃了。
我们带孩子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不许哭!”孩子反而哭的更凶了;
“不能玩游戏!”孩子根本停不下来;
“不准看电视!”他看了一集又一集;
我们发现孩子处处跟我们对着干,把这一切归结为孩子的“叛逆”,于是,便束手无策。其实,发生这些现象背后最真实的原因,在于父母平时跟孩子的说话方式,触碰了“反弹效应”。
02
什么是“反弹效应”?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参与者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越是不要做、不要记得的事情,却往往越会做,越会回想,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 ”,又叫“反弹效应”。
就拿看电视这件事情来说,我们越是禁止和压制孩子看电视,孩子对电视越好奇,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了解去接触,想尽一切办法就是要看电视。
同理,我们越是禁止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做,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因为“反弹效应”。
0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从生理角度分析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是通过绘制图画,而不是通过言语进行思维的。我们的言语,最终在大脑中呈现的是图案,而不是文字。比如,我们说不许看电视,孩子的脑子里接收的只是“电视”的图案,而不是“电视”这个词语。
其实,人的头脑只会接受指令,却不会区分指令的对错。
所以,当父母说,不许看电视,孩子的大脑接收到“电视”这个指令,它不会去分析该不该做,而是把电视这个影像呈现在孩子的大脑里。
这就是,我们越不让孩子做,孩子越要做的原因。
2、从心理角度分析
有人说,禁止本身就是一种诱惑。
因为“禁止”本身就含有很强的暗示性,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手;越希望掩盖的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的窥探欲。
当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简单来说,当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成功地“专注”在了不要做的事情上。
所以,你告诉孩子“不要玩游戏”,孩子可能已经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游戏,可是,脑子里却全部是游戏有关的东西,越克制越去去想。
孩子,天生好奇心比较强,很多我们说过“不许做”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是一种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04
父母怎么做才能避开“反弹效应”呢?
第一:多用正向语言跟孩子沟通,通过不间断的额正向刺激,从习惯上减弱的孩子“逆反心理”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作者达娜.萨斯金德别指出,虽然孩子听到的字数都很重要,但如果孩子从小长期处在充满否定句、禁止句的环境,压力荷尔蒙如皮质醇开始笼罩婴儿的脑部,极度负面、通常无法逆转的影响,渗透它们的核心。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一些禁止性、命令性的话语,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持续性高强度压力的环境,会让孩子产生内在紧张源。
这些紧张源代表着儿童大脑发育最初的遗传因素,需要大脑集中注意力,向学习方面转移。当压力水平持续攀升,也就是我们过多使用禁止或命令性句子,长期使儿童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荷尔蒙”就会渗透儿童的大脑,使大脑构造发生永久性改变,这将导致孩子的长期行为问题、学习问题或者健康问题。
通过结果可以观察,禁止性否定性的句子不仅影响孩子的认知及语言发展,也影响行为、自我控制、情绪稳定、社交发展,与整体的身心健康。
所以,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多用正向的语言。比如,当我们想让孩子停止看电视,可以跟孩子说,“一直看电视眼睛会累的,关上它,我们去户外玩一会吧。”
当我们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可以跟孩子这么说:“玩手机的时间结束了,放下它,我们一起玩积木吧!”
孩子并不是故意跟我们作对,而是因为“反弹效应”。
第二:多向孩子描述我们的理想“愿景”,避免出现禁止等词语,从语言上消除孩子的逆反“来源”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名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出,个体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里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
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父母的尊重和关注,如果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完成事情的成功感和优越感,孩子是非常乐意去做的。明白了儿童的心理需求,我们就知道怎么引导孩子了。
如果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就从正面给孩子描述我们想要的结果,比如,拿尿床这件事来说,如果给孩子换了新床单,告诉孩子,“试试看,我们今晚能不能保持床单干爽整洁。”
这句话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能保持床单干爽,那就很棒了。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肯定会努力保持,慢慢地就会控制自己,养成不尿床的好习惯。
有一次,闺蜜带两岁多的孩子来家里玩,看到我家地上摆放了一个军舰模型,孩子上去就要拿,闺蜜在一边不停的说:“不许拿,不能动,碰坏了怎么办?”可是孩子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要拿在手里。
我走过去,拉起孩子的手,边示范轻轻地抚摸模型边告诉他,“要轻轻摸它,轻轻摸。”松开孩子的手后,他学着我的样子,一边摸模型一边说:“要轻轻的,要轻轻的”。
与其对孩子说“不许”、“不能”、“不要”这样的禁止性词语,不如我们清晰地表达出希望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孩子为了获取成功感,一定会按照要求去做。
所以,当我们想让孩子按照我们说的做时,一定要向孩子描述我们希望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从语言上消除孩子的“反弹效应”。
第三:合理设置“合法”选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有效选择,强化孩子接受正确概念的“能力”
《正面管教魔法书》良好的行为养成术中提到,当孩子时不时表现出的那些出乎意料而又让我们头疼不已的“不良”行为,“二选一”的方法能让我们在保持镇定及理智的前提下,迅速将这些行为“灭火”。
比如,当孩子在客厅不停地扔皮球时,你可以对孩子说:“要么把球拿开,要么你到外面去玩。”说完赶快离开现场,不给孩子“反弹”的机会。
这么平淡的一句话能解决问题的原因在于,你为孩子提供了两个选项,一个选项是在让孩子停止不正确的行为,另一个选项是在让孩子以合适的方式将自己的活动继续下去。
这样既给了孩子选择权,又让孩子感受到了“自主权”,很多孩子喜欢跟父母对着干,唱反调,就是感觉被父母限制了自由,剥夺了选择权。
给孩子的“自主权”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孩子该睡觉时,不睡觉,需要提供的选项是,选择读一本绘本再睡,还是看一集动画后睡觉;不想让孩子乱跑乱跳时,可以让孩子选择在一个固定区域跑跳,还是马上离开游乐园。
“二选一”的方法需要你快速思考,并且给出合理的选择。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里,作者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我们家每次吃饭的时候,会非常痛苦。一开始,是五岁的乔斯抱怨不想吃鸡肉,他说鸡肉恶心,接着我对他的行为大吼,并且命令他必须吃下去;然后,七岁的儿子也来搅和:“他不吃,为什么非要逼着我们吃?”每天晚上我们都以战争结束。
后来,我决定试着解决这个问题,我告诉孩子,我辛辛苦苦做的饭没人吃让我很受伤,孩子说不想被迫吃不喜欢的东西。我意识到他这么粗鲁地反抗我的原因就是我没有给他选择。如果我稍微让步,孩子也愿意更礼貌一些。
我告诉孩子如果觉得晚饭真的没有可吃的,允许他自己做三明治吃,但必须提前做,不能影响我做晚饭的时间。
孩子很开心地答应了,我们还把一张“推荐菜单”贴在冰箱上,他们可以写下对饭菜的想法,我每周至少一次要按照菜单给他们做吃的。
到目前为止,这个办法执行的非常好,孩子们没有了抱怨,儿子每周自己做两次三明治,晚饭也没有了争吵。
如果你愿意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选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主动权”,相信我,孩子也需要个台阶下,他并不想跟你反着来。
05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谈了孩子跟我们唱反调这个话题,首先分析了孩子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陷入了“反弹效应”,然后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方法:
第一:多用正向语言跟孩子沟通,通过不间断的额正向刺激,从习惯上减弱的孩子“逆反心理”,
第二:多向孩子描述我们的理想“愿景”,避免出现禁止等词语,从语言上消除孩子的逆反“来源”,
第三:合理设置“合法”选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有效选择,强化孩子接受正确概念的“能力”。
教养是一门学问,与孩子说话的艺术,更是一门父母的必修课程,我们教的不只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