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
反一切形式的垄断,
国势在反垄断中上升。
最近的民生新闻,最打动人心的,莫非是各地的教育新政了。
北京,西城区正式出台“多校划片”和“六年一学位”的入学政策;随后,海淀区房管局提示学区房风险,将实施多校划片。
上海,上海教委发布新政,提出将初中升“名校高中”的指标,转为“到区”和“到校”双结合;
广州,广州教委正式提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5万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
……
……
优质教育资源,正在被反垄断!
当然,现在的各地政策,仅仅是撕开了一个小口子,但是,政策的趋势,还是很明确的。
过去10多年,经由学区房房价的无限炒高,优质教育资源再一次完成垄断——只要买得起天价的学区房,才有可能享受到小学、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就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虽然形式上是非市场化,但实质上市场化。
在所谓的市场之手切割之下,优势的教育资源,只有价高者才能得之。
价高者得,这必然导致垄断、导致固化,现在的名小学、名初中,几乎已经成为富人子弟的俱乐部了。
只要是垄断,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垄断,就必须打破,无论是市场形成的垄断,还是权力形成的垄断。
对教育资源反垄断的思考,一定要有大历史观。
当下的中国,对外要反垄断,要反击美国牵头的外交和科技垄断。
反击外部垄断,需要内部反垄断为前提。缺少内部反垄断的支撑,任何外部反垄断,都将底气不足。
内部反垄断,核心就是不能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而要兼顾公平——去年,对蚂蚁等集团的打击;今年,优先无房户参与新房摇号,以及现在的教育资源优化,其实,都属于反垄断的范畴。
- 打击蚂蚁等集体,就是为了防止科技巨头对商业资源的过度垄断。
- 对于限价新房,优先无房户参与摇号,本质上,就是为了避免完全市场化导致大城市红利的富人垄断。
-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哪怕是一点点的优化,也是事实反垄断的开始。
当然,对于居住、教育等领域的反垄断,整体上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这不可能绝对公平,绝对公平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毕竟,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在形式上绝对公平,要么是超高学费,要么是就近入学(学区房),要么回到计划经济年代的单位办学。
小学和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个城市仅有那么一丁点,完全取消学区房(就近入学)政策的话,那么,又应该如何去分配?而如果仅凭小学入学成绩优劣,那么,要么优质幼儿园的学费被炒上天,要么优质幼儿园的周边,又再次成为事实的学区房?
所有合理的反垄断,都是在市场化和事实公平之间的调和,都是在适度弥补完全市场化的缺陷。
对外反垄断,在与俄罗斯、伊朗等传统盟友夯实友谊的同时,我们更是在加大对外开放(全球市场化)的尺度——在贸易全球化的尺度上,我们现在是比美国更开放的。
对内反垄断,市场化的根基,我们是一直坚持的,无论是楼市、股市,还是事实市场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但同时,该平衡事实公平的,还是要平衡,该弥合过度市场化缺陷的,还是要弥合——通过必要的内部反垄断,改善民生,形成共识,激发社会活力。
激荡的时代,对内反垄断,将是未来10-20年的全球趋势。
而谁走得更快,走得更坚决,将决定未来大国国势的变迁。
回顾最近几年,中国的反垄断,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脚步都在加速,并且走得坚决。
反观美国,最近几年,对内反垄断,几乎没有实质行动,而对外反垄断,则是以“反垄断”之名,行自我垄断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