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科技 >

在RISC-V领域,国产企业已经实现了领先,这是否

2022-09-22 21:12

与EDA软件工具的重要性一样,指令集架构同样是芯片上游产业核心中的核心。

全球主流的架构有两款,分别是英特尔的X86,以及ARM公司的ARM架构,前者主要应用于PC端和服务器市场,后者主要应用于移动端,像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苹果A系列芯片、高通骁龙等等,所采用的都是ARM架构。

 

然而,由于美国破坏芯片全球化的行为,两年前英特尔就在服务器领域就对华为等部分中企进行了断供。ARM作为软银旗下位于英国剑桥的芯片公司,本该保持公平开放状态,可没想到它却在去年突然宣布不再向华为提供最新的架构技术授权。

另外,美芯还多次尝试对ARM的收购,虽然最终没能完成,可仍让国内芯片市场心有余悸。原因很清晰,一旦美国完全掌握了架构市场,高科技中企未来将很难再轻易得到相应的技术授权,国产芯片也将沦为“砧板上的鱼肉”。

 

面对这样的情况,倪光南院士发出呼吁,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适当聚焦RISC-V架构体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国产芯片,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需要强调的是,RISC-V架构虽然是后起之秀,且同样来自于外企SiFive,但却有精简、免费、开放等特性,可覆盖PC端、服务器、移动终端、物联网IOT设备等诸多应用场景。尤其是它的开放模式,非常符合国产芯片的发展理念。

而且,在RISC-V架构的14个高级会员中,有11家都是中企。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着相应的话语权。

 

在近几年时间里,华为、阿里、中科院等国内企业或机构,纷纷基于RISC-V展开了布局,尤其是阿里巴巴,不仅打造了“玄铁910”等多款AI芯片,而且在前不久还发布了全球首个高性能芯片平台“无剑600”。

由此不能看出,在RISC-V领域,国产企业已经实现了领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国产芯片在架构方面就无后顾之忧了呢?

 

答案很显然,并非如此。相比X86或者ARM,RISC-V架构诞生时间较短,生态体系不够成熟,ARM高管更是公开表示:我们尊重RISC-V,但它还不算竞争对手。

对RISC-V架构而言,如果仅靠中企的努力,而没有源源不断的其他开发者加入,短时间内它将很难成为全球第三大主流架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基于RISC-V架构打造的芯片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没想到的是,“拐点”这么快就出现了。继英特尔斥资28亿美元打造RISC-V实验室之后,苹果、谷歌这两大美芯片巨头也接连作出了重磅决定。在很多业内人士看了,RISC-V架构的行业地位大势已定了!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正在将嵌入式芯片的核心指令集由原来的ARM体系转向RISC-V体系。而谷歌也明确表态,将会把来自SiFive X280核心的部分设计,应用在TPU等类型的芯片上。

 

这两家美企之所以在RISC-V领域“重拳出击”,一方面是因为该架构体系自带有精简、可操作性等技术优势,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可以在降低对ARM依赖的同时,节省出不少的授权费用。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美芯片企业不断“加码”的举动,都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RISC-V架构的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跟进,加快RISC-V架构的崛起速度。

现在看来,倪光南院士果然有远见,他呼吁国产企业在RISC-V领域的提前布局,堪称是“神来之笔”。完全可以预料,在中企的团结努力下,我们不仅能早日摆脱对美芯的依赖,国产芯片更有机会引领世界潮流!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