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工业互联网正加速从生产场景延伸到全产业链。记者获悉,下一步我国将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发展顶层设计,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打通数实融合发展瓶颈。
向全产业链延伸
在湖南长沙,一台焊接机器人刚刚垂下焊枪,远在600公里外的树根互联广州展厅大屏幕上,各项指标实时呈现。
“我们研发的‘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已连接超12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把工厂下料分拣、焊接、机加等不同工艺段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上来,看清了设备运行状态。”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看似生产已经饱和的产线,实际上有大量的待机和生产等待时间。企业通过计划排产、过程监督、质量控制的在线化、智能化管控,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产能,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优产。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家。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
工信部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推动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大批典型场景在千行百业落地,推动5G应用加速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
“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成效非常明显,其应用深度已经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向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分析优化拓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检、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排产、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比超过50%,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建模分析类场景的应用占比大幅提升,范围从龙头企业向全行业覆盖。
余晓晖表示,从研发设计到品牌营销,以及基于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工业互联网从制造环节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延伸拓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规模化应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应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和难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准确研判工业互联网发展短板弱项基础上,需要提出适应和引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创新和系统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正加快部署,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