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寻常的2020年,377万考生参与研考,到底哪些时政热点会进入试卷?今天中午,2021年研考初试第一门结束,《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中涵盖国内外大事儿,抗疫精神、实现小康社会、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热点均进入考题。
今天中午11时40分左右,北京考生小李走出北大理科教学楼考点,提及考试难度,他说,“我觉得题目中规中矩,只要好好复习,基本都能答出来。”
鼓舞人心的抗疫精神就成为大题素材。他说,题目问到,中国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小李的答题思路也比较清晰,“我先解释什么是抗疫精神和中国精神,然后说两者的联系。”
第二问是,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担负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他也有话可说,“我认为应该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
多位考生回忆,大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多个方面。
例如,有一道材料题,让考生分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蕴含的唯物辩证理论;并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统一性原理,分析“主观求变”和“准确识变”之间的关系。
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令人振奋,也毫无意外地变成考点。传媒大学考生小郭回忆,试卷让阐述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实现小康社会”中体现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解释为何说“实现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另外一道大题中,涉及新中国抗美援朝的决定和重大意义。
在北大二教门口,考生小阎回忆,最后一道大题涉及时事政治,也很“有料”。材料介绍美国频频“退群”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的情况,让考生分析中国和美国两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并指出其本质。
记者在北大、传媒大学等考点看到,结束第一门考试后,考生步履匆匆地离开。因午饭和午休时间有限,部分考生已提前叫了外卖,有的则请朋友送餐到考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