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井下22人……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1月10日14时,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于井下600多米的位置,几天来,事故救援牵动人心。事发至今已经过去快8日,井下终于传回敲击声和纸条,纸条上说“22人都在”——这让无数担心者为之振奋。
据新京报报道,17日14时许,救援队实现了3号钻孔的贯通,并且初步听到了井下人员敲击回应。救援队根据井下传回的纸条获悉,井下五中段现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况不明,救援工作还在推进中。最新进展是,1月18日5时许,救援人员又打通一条从地面至被困人员所处巷道的钻孔。下一步,救援人员将通过这一钻孔与井下被困人员建立联系。
被困近8天,工人们“都在”,这虽与井下条件不无关系,却也不啻为奇迹般的存在。
诚如纸条上写下的心声——“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这一幕的出现,得益于井下被困人员自身对生命的坚守,也源自地面不离不弃的救援所给予他们的希望。在被困人员完全得救之前,我们尚不能用奇迹来形容这场救援,但不放弃每一个可能的生命,这样的救援就值得期待。
▲被困矿工所传纸条。视频截图。
此前,烟台市应急管理方面曾介绍,因井筒装备遭到爆炸破坏,通风管下放阻力大,排放有毒气体和清除障碍物需要一定时间,现场救援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且任务艰巨。但爆炸带来的破坏越大,救援的难度越大,越证明加速救援的重要性,越凸显救护每一个生命的诚意和能力。
事实上,由于事故迟报时间长达30个小时,这起事故的处置更考验救援的效率。“与生命赛跑”,在这场救援中,也就更多了现实紧迫感。
如12日凌晨,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在接到救援任务三个小时内,就组织好车载钻机及43名救援人员,从北京、安徽、河南等地紧急向事故地集结。到16日中午,现场已经有439名救援人员、357台套各类机械装备参与救援。
如果说,之前的迟报无异于是“草菅人命”,那么事后救援的竭尽全力,不抛弃不放弃,则是对困在井下的22条生命最切实际的“救赎”。
当然,从相关方面对事故的处置来看,对生命的呵护和重视,其实是在救援和问责两个维度同时体现的。
1月13日晚,事故救援指挥部对外披露,由于对于事故存在的迟报问题,企业相关责任人已经被控制,将严肃追责。
此后的1月15日,也即事故发生后的第5天,鉴于在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事故迟报中负有重要领导责任,栖霞市委书记、市长被免职,有关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全力以赴的救援和对事故迟报的严肃问责,都是在向全社会宣告:没有一个生命应该被放弃。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就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个生命的努力保障中;而任何对生命的怠慢,都应该付出代价。
目前,救援工作还在持续推进中。考虑到救援“黄金窗口期”已过去很久,加之井下条件恶劣,希望相关救援行动能进一步提升科学性、专业性,做到万无一失。
但在救援之外,社会也希望,这种对“生命至上”的有力捍卫,更能落脚到每个地方每个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管当中去。在事后的艰难救援面前,在数十条生命遭遇的生死考验面前,任何对事故的瞒报、迟报,对安全监管的“开小差”,都是与生命为敌,都该被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