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话算话,美国回来了!”
就任即将满月,19日,拜登“奉上”外交首秀——接连出席两场重量级国际会议,G7领导人峰会与慕尼黑安全会。
不得不说,拜登这一次,有备而来:不仅在G7峰会上放话,承诺大手笔援助全球疫苗接种,正式重返《巴黎协定》;还在慕尼黑安全会上放言“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奉上就任后首个面向国际听众的演讲。而且,这还是慕安会50多年历史上,美国现任总统首次与会。
毋庸置疑,此番“云聚会”事关重大,连其中的小插曲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发言刚开了头,场子还没热,便被一阵说话声打断。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忘记关话筒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你能听到我们说话吗?你可能需要静音。”
静不静音暂且不表,但这一天,绝对可以说是跨大西洋外交异常繁忙的一天。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虽未出场,却频频被提及。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老规矩,说三句话吧——
第一句,“甘蔗两头甜”,不切实际
拜登政府的对华态度并不明晰。
我们一方面看到,G7还没“开张”,华盛顿先吹了风:白宫发言人莎琪表示,拜登会与G7领导人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
果不其然,G7峰会上提到的唯一一个非G7国家,就是中国,而且措辞很讲究,用的是“接洽(engage with)”。
据路透社报道,拜登还表示,美国当前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在竞争中胜过北京”。
美国政府官员的表态如出一辙:“他(拜登)不寻求对抗,也不寻求新的冷战,但期待艰难的竞争(stiff competition),并对此表示欢迎。”
另一方面,拜登在接受CNN采访时则表示,他不会在香港、台湾和新疆问题上和中国唱反调,也不会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另据美媒报道,拜登还断然宣称,中美不需要冲突。
上任足月,拜登的对华政策轮廓初现,但有进有退,有试探有摸底,不少人评价为“不明就里”。
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务卿布林肯也表态:“对华关系在过去数十年间都是美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找到同时实个现两目标的方法。”
何谓“两个目标”?
一来幻想从贸易中获利,二来盘算着在人权、种族等老掉牙的问题上借题发挥。
事实上,“甘蔗两头甜”不切实际,“鱼与熊掌兼得”不合时宜,外交部也已表态: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有待于美方作出正确抉择,取决于双方为之共同努力。
第二句,与其说重修旧好,不如说各有算盘
“美国回来了”?有预料之中的欢迎,也有情理之中的“抵触”。
约翰逊送上了赞美。据美媒报道,约翰逊高度评价拜登政府,认为其让美国以“自由世界领袖”的身份回归,重塑西方世界的团结。
但也一些回应被看作是“抵触”,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纽约时报》注意到,马克龙的消极反应很明显,认为欧洲应该脱离美国,寻求“战略自治”,还直言:“欧洲不能过度依赖美国”。默克尔则做出了预见性判断:“我们的利益不会总是一致。”
默克尔参加G7峰会
同一日,两场高规格会议,意指弥合裂痕、改弦更张,但破坏难以一朝抹去,新瓶也被质疑装旧酒。
有美国学者认为,“欧洲国家明白,特朗普的政策只是‘症状’,而非美国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过去30年积累的错误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美媒指出,拜登向欧洲伸出援手,但特朗普的伤害已经造成了。“盟友们不会那么快就和华盛顿跳到一张床上。”
另有美媒分析称,从关税到对伊朗制裁再到气候变化,美欧在各种议题上的分歧无法靠一两次友好的演讲掩盖。
欧亚集团主席布雷默也确认:“欧洲人的优先事项和世界观与美国人不同。”
此一时非彼一时,“重修旧好”非易事。
第三句,多边主义是必然,做好自己最重要
“多边主义”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G7领导人在峰会后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将2021年作为推进多边主义的转折之年”;
默克尔在慕安会上特别强调,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组织“必须再次得到加强”;
马克龙表示,西方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应首先致力于多边主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指出,西方国家应与国际舞台上的其他关键力量进行对话与合作。
霸权国家主导的政治模式已经过时,世界格局正朝着多元、多维、多极发展。如果不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兀自在小圈子里打转,恐怕没法和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抗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G7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代表七国集团抛出了橄榄枝,表示G7希望加强与G20,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
而在刚刚过去的大年初四,据欧盟统计局披露的数据: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了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欧关系已然进入新阶段。
有英国学者直言,“必须摈弃以意识形态划分敌友的做法,纠正过往偏差,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及国际机构坦诚对话、积极合作”。
英国国际关系专家也指出,代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经济体利益的G7已“过时”,它必须与G20等国际多边平台合作。“西方想要振兴疫后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都不可避免需要中国的加入和支持。”
看,虽未现身,中国的身影却没少。
这提醒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奔着最好的目标,避免最坏的结局。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利用好国内市场和我们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继续攻坚“卡脖子”技术,继续开放,继续全球化,继续多边主义,用“扩群”应对“脱钩”。
展望未来的意义,就在于顺势而为,就在于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