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夕,在北京代表团举行的第二场媒体视频连线采访中,吴晨、齐玫、任鸣和侯湛莹四位代表就即将带上会的议案、建议接受记者提问,内容聚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数字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戏剧人才建设等话题,代表们积极履职建言。
侯湛莹代表
“要从给什么接受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给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美集团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侯湛莹带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制定工艺美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两个建议。
侯湛莹说,随着人均收入的普遍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并呈现日趋多样化的特点。她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省市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仍在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性和均等性,却忽视了各自文化特色,也没有捕捉到当地人民群众真实文化需求。
“有些地方现在还停留在给你什么接受什么,而没有达到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的服务形态。”侯湛莹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完善、过于追求政府主导、缺乏市场嵌入等因素有关。调研过程中,她发现,民营博物馆、企业办的图书馆等机构有丰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场地、设备设施等,但因为享受不到相关政策,没有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来,无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她建议,公共文化服务应注重融入各地区不同文化特色,让更多优秀文化资源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并以人民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另外,侯湛莹还建议制定工艺美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角度出发,解决工艺美术产业存在的问题,加强科技引领,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给予工艺美术产业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让工艺美术产业发挥自己独特的特性,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