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2021年的军费预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得到公布,在经历了2020年这个改变世界的关键之年后,中国的武装力量将会如何发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话题;同样在本周,随着韩国自行研制的KF-X战机的首架原型机装上了两台发动机,原本只有中美俄三国的“五代机俱乐部”似乎距离另一个新玩家加入的时间又近了一步。作为航空工业整体水平和结构都弱于几个大国的韩国,其新型战机的研制无论是定位还是技术路线都与几个大国有不少差异。
2000亿美元的新时代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在会议上,财政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
相比2020年中国国防支出6.6%的增长速度,2021年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速稍有提升,不过仍然维持了自2016年以来国防预算支出增长率个位数的总体趋势,表明军费持续、稳定地理性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的发展理念仍是解放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不过在另一个层面上,按照汇率折算,这是中国国防预算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算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事件。
在军费的用途中,主要的几大用途就是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绝大多数关心中国军队发展的人在通常情况下最关注的内容,往往是这其中的最后一样,也就是装备费的使用情况:解放军今年又新装备了多少架战机,建造了多少艘军舰,哪些部队拿到了新坦克和新直升机,火箭军又多了什么高超声速的新玩具……不过在近几年军费增长的过程中,人员生活费和训练维持费的增长不仅同样显著,对于中国军队的意义也更加非同寻常。
在过去几年,中国军队实施了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改革,在军改过程中,除了军队指挥系统的改革,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之外,围绕军人制度和军衔制度的改革也是改革的重要一环。这些改革的目的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全面改善军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更加愿意留在部队中为军队建设发光发热,同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加入军队,提升军队的整体人员素质,为使用各种高技术现代化武器和打赢高技术战争打下坚实的人员基础。而这其中的许多场合,都离不开改善军人的待遇,捋顺军人的晋升发展道路。
联合作战人才培养八个字背后,都是真金白银 图源:中国军视网
在锻造能打胜仗的军队的过程中,训练维持费的快速提升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眼下解放军一个合成旅光是坦克一年平均就要打掉成百上千发造价要以万计算的炮弹,而其他装备光是进行实弹射击消耗的数量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全军部队进行大规模的野战驻训和跨区实战演习时的各种开支了。如果涉及到战备的实战任务,即使没有进行到开枪开火的那一阶段,前期的各种准备行动也需要大量的军费支出作为支撑。
解放军和周边外军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丰沛的训练经费 图源:烽火线
就以中印双方刚刚宣布脱离接触的中印边境西段来说,从2020年6月到双方正式脱离接触的大半年时间里,无论是解放军大量野战部队的靠前部署,还是大量炮兵、防空导弹部队承担掩护任务的进驻和日常使用,还有为保障这些部队需要向前修筑的各种战备公路和沿途的补给点,以及为可能的作战预先准备的各类作战物资和装备,新春佳节里解放军边防官兵们吃上的新型特需会餐食品,临时采购配发的高原防寒装备,靠近前沿的高原预制住所,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虽然中印两军最后也没有在边境上开启战端,但站在后勤保障的角度,双方在对峙过程中,用军费“拼后勤”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同样的情况也正在发生在台海周边的海域和空域中。以往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组织海空兵力行动或者情报搜集活动,都是几个月一次,编排在年度计划中,需要精心准备的重要活动。而如今解放军军机在台湾周边空域的活动几乎已经成为“每日例行”,考虑到现代空中行动的复杂性,除了台军探测到的解放军军机外,每次行动必然会有更多后方的支援力量也参与进来。不必说,这样的行动同样也涉及更多的消耗和军费支持。
相比这两部分军费,装备费的内容更为直观。随着解放军装备逐步换代,新一代装备在性能更先进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军费自然也要更多。055型导弹驱逐舰的单舰造价要比052D高出50%以上,歼-16战机这样的四代半战机也要比之前的歼-11B这样的四代机贵出不少,歼-20的价格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加上近年来随着我军军改的全面推进和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力度加大,以往那种先进装备“平时好好保养少动弹,只在关键时刻露一手”的情况不复存在,许多老旧装备更加亟需替代,不少现役装备的磨损也加快。在过去十几年里,军迷们总是盼着那些服役了二三十年的“五对轮”或者“圆炮塔”赶紧退役,而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不仅这些老装备将会被彻底替换,连前几年才大规模在媒体面前亮相的一些“新装备”,马上也会出现更先进的新一代继承者,以军改之后全新的面貌和更好的性能,带领解放军实现更强的作战力。
当然,随着解放军作战力量的增强,中国军队的作战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中国而言,2001年“9·11”事件后伴随美国核心战略转向反恐的“20年战略机遇期”从时间上看已经结束了,而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看,自2016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随着中美之间一系列安全领域和经贸方面的摩擦,中美两国虽然没有像冷战时期的美苏那样实现全方位的冷战,但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态势已经相当明显。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后,包括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将抗疫作为本国最重要的国家任务之一,而进入2021年,伴随新冠疫苗在全球发达国家的推广和快速接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很乐观地认为疫情将在下半年基本结束,并且开始着手恢复经济,而另一些国家的部分领导人则更加乐观地认为世界面临的生命和经济危机已经完全过去,开始再度搬出陈腐的冷战思维,妄图将中国当做第二个苏联进行围堵和遏制。
面对这样的环境,顺应“大变局”塑造,主动延长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安全环境,维护国家主权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保护中国在全球各地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继续维持稳定增长的中国国防支出不仅是一种维护安全的保险,更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一笔投资。
要经济性还是五代机?
根据韩国媒体报道,正在进行总装的首架KF-X战机的原型机在本周装上了两台F414涡扇发动机,接下来该机将继续完成后续收尾的组装工作,并争取在今年4月完工下线。随后该机将进入紧张忙碌的地面测试阶段,为该机2022年试飞打下基础。
与已经试飞甚至进入现役的中美俄的几款五代机相比,KF-X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它在外形尺寸上与中国的FC-31“鹘鹰”歼击机非常相似,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和F-35两款五代机也基本上如出一辙,应该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第五代战斗机;但与此同时,一贯乐于标榜本国在世界上先进地位的韩国却对该机的性能颇为低调。从韩国方面公布的一系列情况以及样机的照片看,目前的KF-X的整体状态确实介于四代和五代机之间。
从整体设计来看,KF-X选用了当代隐身战斗机最常用的,也是与美国两款现役五代机相同的正常气动布局,前机身呈菱形,采用S型加莱特进气道,窄边条翼和前缘后掠梯形翼,全动垂尾和梯形外倾双垂尾。这些设计一方面考虑了提高机动性和增升等飞行性能,另一方面也在整体设计上进行了整体的隐身考虑。
但从目前总装阶段的首架KF-X原型机上看,在诸多飞机的细节设计上,包括全机以铝合金为主的大量机体结构,以及在前机身处最为显眼的大量独立开口、且边缘没有隐身锯齿设计的舱盖板等,表明该机整机技术水平依然是以韩国现有的传统四代机制造技术为主。对于韩国航空工业而言,这表明在全机设计上,韩国得到了来自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支持,而在飞机本身的制造上,KF-X又相当地追求“以我为主”,强调韩国自行研制的能力。
韩国航空工业的整机制造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许可证生产美制F-5战机开始培养,以上世纪90年代许可证生产KF-16战机为进阶,再加上本世纪初韩国与美国联合研制T-50“金鹰”高级教练机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FA-50战斗攻击机,虽然还没有完全独立研发过一款战机,但基本上已经具备了F-16级别的四代战机以及部分子系统的制造能力,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先进战机设计能力。
韩国本身具有较强的电子工业,在诸如有源相控阵雷达、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机载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也许具体的研发项目较少,但在为KF-X战机提供相应航电设备上,韩国本国的工业体系也应该能做到基本覆盖。
韩国作为美国关系较好的盟国,同时也和欧洲国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关系紧密,能够直接引进不少韩国无法研制的先进子系统。如此一来,韩国通过各种手段研制一款先进战机,至少在整体设计和子系统的获得上都不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
韩国航空工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图源:韩媒
从目前阶段的KF-X原型机上,外界已经能够观察到诸如AN/APX-126敌我识别系统、BAE公司LiteHUD紧凑型战斗机平显、M61A2“火神”20毫米机关炮、F404涡扇发动机、英国“流行”远程空对空导弹、德国IRIS-T近距离空空导弹等一系列来自西方或者韩国在此前制造KF-16时已经接触过的设备,而韩国官方已经表示KF-X将会使用韩国自行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飞机座舱前方也已可见安装对空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基座。
考虑到眼下KF-X原型机上各种设计对于战机的飞行性能以及隐身性能的影响,加上KF-X在设计中目前没有使用弹舱设计,而采用机腹下保形挂载以及翼下挂载武器的方式,不难推断,以目前技术状态研制出来的KF-X战机将会是一款具备一定隐身特征但无法实现隐身空战构型,使用较为先进的韩国自制机载航电设备,整合西方机载武器系统设备,使用美国中推力涡扇发动机的中型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其作战能力整体应该优于“阵风”、“台风”、米格-35等传统四代半战机,但相比各国五代机在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以及由此体现的战场作战能力上还有一定差距。
在已经能够引进符合五代机标准的F-35A战机的情况下,为什么韩国要大费周章自行研制一款综合性能反而较弱的四代半战机呢?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韩国对于国防自主和持续发展本国航空工业的需求,不过更重要的应该是韩国空军对于其作战使命的理解和机队的换装需求。
韩军目前装备有近500架战机,规模上可谓不小,但其中的F-15K和F-16等四代机数量刚刚过半,老旧的F-4E和F-5系列装备总量依然超过200架,仅以老旧战机在机队中的比例来论,韩国空军在东亚地区中甚至不如解放军,仅优于朝鲜人民军;巨大的军事压力让韩国空军不能轻易“精兵简政”大幅削减空军规模,采购单价超过1.5亿美元以上的F-35A这种五代机又价格昂贵,无法实现对老旧军机的对等替代;这就对韩国在F-35A之外的战机项目有了明确需求:既要严格控制采购单价,让韩国空军买得起,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以便配合F-35作战,还要交机进度够快,从而赶得上韩国空军的换代时间。
韩国和我国一样,面临较大的二代机换代压力,其本身机队足够庞大,能帮助本国航空工业获得足够的采购量 图源:韩军
但放眼当今国际军火市场,这样的装备并不好找:欧洲几款四代半战机价格不低,性能却未必能满足韩军的全部需求,加上美国长期对韩国外购成套武器几乎垄断的政治地位,从欧洲采购战机难度不小;美国方面的建军重点则已经全面转向了F-35等五代机,类似F-16 Block70这样的四代半战机虽然还在生产外销,但对于早就装备F-15K这样四代半战机的韩国空军而言,时隔十几年再考虑采购一批技术水平没有飞跃的装备,这样的“原地踏步”无疑也无法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足韩国航空工业现有水平,同时积极整合西方国家的子系统,研制一款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也更接近五代机的四代半,同时为韩国航空工业下一步继续向五代机发展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无疑是一个理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