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三千年,再醒惊世界。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在首次“亮相”后35年,新发掘6座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神奇、诡谲、丰富、瑰丽。
文物的发掘、提取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作为一个普通参观者,我也想看看考古现场,我还想一探文物修复,我更想早日在博物馆看到新发掘文物的真迹,近点近点再近点,有希望吗?
“有。”三星堆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李飞昨天接受晚报专访,回答这三个提问时,掷地有声。李飞介绍说,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将于下月试运营,让观众直击发掘,观摩修复。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挖掘,正在进行。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正一步步复原、唤醒,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传奇。很多游客想亲眼看看考古过程,但祭祀坑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不能现场观看。
“下个月,在这里(三星堆博物馆内),就能看到考古挖掘现场的直播画面。”李飞介绍说,博物馆除了为观众实时连线两公里外的发掘现场,还将创新地把文物的修复和展示结合起来,“最近我们已成功建立了第一个开放式的文物修复馆,约1000平方米,设有文物储藏室、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类修复室、象牙修复室等,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保护修复。”修复馆计划今年4月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开放。届时,刚刚出坑的三星堆文物将在馆内进行修复,仅隔一层玻璃,观众便可以沉浸式地欣赏文物提取后修复的完整过程,“欢迎大家来观摩。”
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坑抢救性发掘完成。3年后,三星堆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审定。再3年后,三星堆博物馆奠基。又过去5年,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纵目阔嘴的青铜面具、高鼻大耳的青铜立人、流光溢彩的黄金面罩,叫每一个参观者赞叹、难忘。
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发掘,首批出土文物就已达到500余件,预计6座新发现祭祀坑的出土文物将远远超过1、2号祭祀坑。“以前发掘了两个坑的文物,我们就建造了两个展示馆,这次文物‘上新’,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文物有尊严地‘活’起来。”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介绍说,在修复文物的同时,三星堆已紧锣密鼓地在筹建博物馆新馆。
去年10月10日,三星堆博物馆面向全球发布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游客中心项目)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公告,共有57家境内外设计机构报名参与。“我们将尽快完成最后一轮方案的筛选,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李飞告诉晚报,新馆将沿鸭子河而建,计划投资10.6亿元,预计年底开建。
“这几天,游客接待量增长了近200%,有点接近小长假的水平。文创收入增长超过了300%,上个周末文创产品的线上销售量,更是环比前一周末(3月13日至3月14日)增长了超过2000%。”三星堆文物上新了,三星堆博物馆上下倍感欣喜和振奋,也倍感压力和责任。“这次考古发掘后,随着金面具、青铜大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大量重要出土文物的修复,我们也将升级三星堆博物馆的讲解词。”
朱家可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古发现将改变过去对三星堆的一些疑问,也将出现新的谜题。本次新发掘出土的文物与1986年出土的文物存在何种联系?本次发掘背后发生了哪些考古故事?运用了哪些高科技手段?三星堆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价值……全新的讲解,都将为参观者一一解答。
另外,今年4月三星堆博物馆将启动对青铜馆的升级改造。李飞提醒最近想要前往三星堆博物馆的参观者:“3月29日,青铜馆就开始撤馆,一些文物会迁到旁边,一些文物会暂时放回库房。预计今年8月,升级改造后的青铜馆再与游客见面,新展陈将运用高新技术和多媒体展陈技术展示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