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外地操盘的朋友打电话问我:
广州一手备案价下调20%,房子是不是要大跌了?
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到他激动抖颤的心跳。我说是有这消息,但还没正式发文。
许多人可能仅仅莫名兴奋,却不知这是一件影响既深又广的大事,关系着全国救市节奏和趋势:
楼市即将迎来大变局!
1
广州,打响全国第一枪
2022年中秋节前晚,广州地产圈传出小道消息:
黄埔区对新房备案价进行动态调整,由原来按楼栋均价上下浮动6%,调整为可最高上浮10%、下浮20%。
什么意思?
比如一个楼盘备案价4万/㎡,按原来上下浮动6%网签价,则最低可卖3.76万/㎡,最高可卖4.24万/㎡,两者价差0.48万/㎡,相差12%。
而按新规,最高上浮10%即可卖4.4万/㎡,最低下浮20%即可按3.2万/㎡卖,两者价差1.2万/㎡,相差30%。
同一个楼盘,价差30%,如果备案价6万,意味着最大价差1.8万/㎡;若备案价10万,最大价差3万/㎡…
精明的人会发现,其实这个价差并不是重点,关键是下浮的幅度:20%。
再说白点,现在可降8折卖房了!
有人会不屑一笑:当年恒大早就7.5折甚至6.5折卖房了!
NO,今非昔比!
过去只限最高价却不限最低价,而今天既限高又限低,否则不予网签。
比如2020年恒大那些白菜价房子,远低于备案价,甚至低于开发成本价,但项目只接受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且不能即刻办理网签过户。
我在前面文章《楼市,进入熔断时间!》已分析过,2018年以后,湖北恩施、江西赣县等代表的三四线城市开启了一波“限跌令”,房地产行业熔断的主攻方向转为阻止楼价下跌,各地执行规定是:
1、楼盘备案一房一价,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0%,否则不给网签。
2、半年方可申请调整一次备案价,且调整幅度不能超过10%。
按这规定,楼盘一年只有2次调价机会,合起来最多只能打8.1折。
还有更小家子气的。比如中山,2022年7月干脆出台“限微跌令”,明确规定房价每次降幅不得超5%,调整间隔不少于3个月。意味着3个月内只允许你打9.5折,低于这个折扣不给你网签备案过户。
而此次,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直接把下限干到20%,一步到位让你爽个够,令全国各城市都艳羡不已。
真能这么嗨玩吗?
2
为什么要下调备案价?
没办法了!
形势所迫,不降卖不出房。
2022年3月以来,碧桂园位于大湾区肇庆某区的楼盘,月均卖不了30套,项目总急约当地房管部门大哥吃夜宵,虚心请教调低备案价的办法。
但大哥总推没空。
上个月,这个楼盘终于又调低了一次备案价,从6500元/㎡调到5525元/㎡。但是市场一路向下,为了快速走货回笼资金,项目无奈把成交价降到5200元以下,甚至有些4字头。
在降价和强势营销组合拳下,房子终于卖出了一批。但是,只能签认购不能网签,因为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被熔断了。
尽管项目总锲而不舍找领导,多次沟通申请,但根据规定未过半年仍不能调整备案价,意味着办不了网签,也就回不了款。跟等死一个样!
连头部房企碧桂园都这样,其他的楼盘更是可想而知。
这就产生一对死矛盾:一方面,楼市低迷进入买方市场,可能只有降价才能成交;另一方面,各地从大局考虑,出台系列限跌令,尽力托市。
也就是说,楼价不能你想降就能降的。
救市1年来,海南、石家庄、常州、嘉兴、海宁、昆山、无锡等地(主要是二线及以下城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取消限购,还是降低首付,或是降低信贷,唯独有一条底线大家都出奇地一致默契:
备案价。
大家心知肚明,不能让房价下跌,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你若降价,市场没信心,大家就不买,成交上不去,土地卖不掉,地方没收入,没钱投资搞建设…
但是,如果不降价,大家就同归于尽,尤其是民营房企,你不给人家融资补血也就算了,现在人家想降价销售你也不让,岂不是要生逼死吗?
也有地方想下降的,也在偷偷下降,但始终不敢拿上台面,因为限跌令,不仅是经济手段,更是政治觉悟。
当前大家都觉得,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房价是没得救了,二线又挑不起大梁。所以,全国都盯着4个一线城市,全民都看着房价究竟能降多少。现在如果广州正式发文,就是打响全国深入救市第一枪。
但是,这样打8折大幅下降备案价,又会导致2个后果:
1、房价自此挤泡沫。尤其是4-5线及以下楼价,一泻千里,为了走量还债跌破成本价,可能出现日本式蹦盘。
当然,这个概率不大,上层也不允许这个态势,肯定会出手拖尸。
2、房企割肉自救成功。项目降价促销一波回笼资金,回款就是回血,房地产开始走向复苏之路,飞轮效应的初期是缓慢的,但一旦转动起来,后势锐不可挡。
短痛换来生存的机会,先活下来再谋发展。这个思路是大趋势,一切皆在上层的把控之中。
3
救市B计划
我在前面文章《救市失败,启动B计划》里,分析过,在过去一年救市失败后,接下来将逐步甩出王炸:
1,限贷进一步放松,刺激改善型和享受型入市;
2,限购加大松绑,除了三四线全部取消限购,二线基本放开限购外,一线局部或大范围调整限购;
3,限价放开,主要是松限有实力的一线城市房价;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楼市新政,MLF、LPR也连续下降,正在应验第1第2项预判,而第3项也开始要出来了。
俗话说,宝剑赠将军。
救市B计划要想实施成功,挑选城市很关键,三四五线肯定不行,就如请太监喝牛蛋汤,浪费汤药。二线也不可靠,因为许多城市已尝试实操过也没啥反应。
那么,就只剩下4个一线城市了。
但是,4选1也是门技术活:北京是脸面,不能轻易试猛药;上海刚从一波病情出来,受不得大补;深圳楼市当前一半是火一半是冰,容易走极端。
最后,只剩下广州。这个楼价一直垫底的一线城市,基本面良好,主要是够沉稳:有人口、有产业、有库存,最重要的是楼市成交量太特么低调了,低洼得太明显了。
中指院数据显示,广州2022年中秋节新房只成交了4万平米,同比下降了56%,是4个一线城市中同比跌幅最大的。腰斩啊!
在存量房方面,广州当前总库存量1165万平方米,全部消化需17个月,是近1年来的高位。
而令人惊讶的是,2022年8月一手房网签均价约3.8万/㎡,同比上涨了5183元/㎡,涨幅高达15.81%。这主要是刚需上车比例下降,而改善型投资型豪宅比例反而增多所致。
在全国数十个一二线城市中,广州楼市表演脱颖而出。
大佬们确认了一遍眼神后,对广州点了点头:
开干吧!
于是,9月,广州继放宽限价政策,新房备案价可上浮10%、下浮20%之后,再放大招,黄埔区限购政策松绑:
只要在黄埔区没有住宅,且在黄埔区工作满6个月,无论在黄埔区之外有多少套房子,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都能在黄埔区再买一套。
OMG!广州6大中心城区之一的黄埔区,取消限购,硬生生在均价4万+的一线城市撕开了一道口子。
一线城市是全国楼市风向标,广州动起来后,很快就会传递开来。
9月14日,苏州也出楼市新政,全面取消限购:外地人在苏州六区购买首套房无需开具社保证明或个人所得税证明,同时相城区取消了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需要600积分才能购房的规定。
9月15日,青岛限购区再次缩小,外地人买房门槛进一步降低,二手房完全取消限购。
9月16日,济南开始优化限购政策,除二环以内市中区、历下区实施限购外,其他区域全面取消限购。
可以想象,更多的城市在排队酝酿大招…
4
集中办大事
中国式救市,从不单枪匹马。
9月15日,工行、农行、中行、交行、建行和邮政银行等6大国有银行宣布,即日起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
一句话概括:存款利息都下降了,定期时间越长,降得越多。
这是因为当前银行存款量巨大,居历史高位,降低存款利息就相当于把银行的钱往外赶。而赶去哪里呢?
赶去消费,赶去投资。
这在信心奇缺的楼市,就是采取信贷宽松的火力大助攻!
我们都知道,共和国有个大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2008年汶川抗震、4万亿、2014年始的棚改、全国去库存、2020至今抗疫等。
从结果来看,没有哪件不成事的!
当前,上层集中力量要办的大事就是救楼市,主要2招棋:
一是保交楼。
从8月以来,国常会多次督导,要求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确保复工交楼。
比如郑州领悟得快,马上立FLOG: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在10月6日前全面复工。
又如济南国企平台忙发布招标书,大手笔收购9000套房,用做租赁保障房,100%自筹资金,确保不烂尾。
地方大员们深知:交楼就是楼市信心回归的压舱石。
二是把成交量搞起来。
而要拉成交量,什么办法最有效?
对意向买家而言,除了宽松信贷外,就是实实在在的价格。所以,放开备案价,既给了买家实惠,又给了房企活血的空间,让企业有充足的动力复苏。
对上层来说,救市最理想的状态是:先是房地产成交量上升,再传导给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快速恢复。
但是,翻看过去二十多年来,每一轮只要成交量涨上去,资金和情绪就会涌入房地产,楼市就没有哪次不上涨的。
而反过来说,如果楼市没有上涨预期,又有多少人会去傻傻买房?
所以,这注定是一场信心拉锯战,在涨与跌之间沉浮。
从广州备案价大降20%、一线局部取消限购开始,楼市已迎来大变局!
高牛探 入地产15年,做过记者,供职过头部房企(TOP50前三),一二三线城市操过盘,亲历多个周期,熟悉底层逻辑。从“道、法、术”3个层面,助你树立稳健的房产框架,独立思考,判断楼市走势,选对房避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