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为心声社区发布的讣告,监事会副主席丁耘突发疾病于2022年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岁。网友爆料称,丁耘10月6日参加了28公里长距离拉练,10月7日凌晨因为“突发疾病”没有再醒来,他的“突发疾病”很有可能是心脏方面的问题。
运动本是一件强身健体的好事,为何会导致意外的发生?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指出,运动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运动的时机和强度是否合适。
普通健康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为规避超负荷运动风险,专家划定出一条较为简单的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即一般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汪芳表示,每个人的基础心率和峰值心率个体差异较大,50岁以上女性和40岁以上男性,在开始高强度运动前,应该做一个深入的心脏检查。“心肺运动试验”可以测定每个人的基础心率、峰值心率,也可以更为精准地确定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中高强度的长期运动。
“如果运动强度进一步增加,超过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就要引起注意了,这种状态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群,以免发生心血管异常,诱发运动时的心源性猝死。”汪芳提醒,运动性猝死与运动有关,但是始作俑者并不是“运动”,意外的发生多见于以下“高危情况”。
爱运动却疏于体检
患者可能有潜在的疾病没被及时发现和诊治,以至于在高强度运动时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后果。
运动前就身心俱疲
如连续多天加班、出差等,体力精力都较为疲乏,坚持运动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引发心律失常等情况,增加猝死风险。
偶尔锻炼强度过大
缺乏锻炼的人突然剧烈运动,超过最大心率80%甚至更高,身体一时间无法消化这么高的强度,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概率就会增加。
过多摄入冰凉饮料
如果天气特别热,运动时出汗过多、一次性饮入大量冰凉的饮料等,这些不良刺激也可能成为运动时发生意外的导火索。
生活习惯不健康
特别是喝酒之后,当务之急是将多余的酒精分解掉,此时运动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大大增加心脏负担,此时运动必定是弊大于利。
感冒发热身体不适
生病或有其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不宜运动,例如在感冒发热期间,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高强度运动会让病毒更易侵入身体,严重时可引发心肌炎。
先天心脏存在问题
一些人群存在先天性的离子通道病或冠脉畸形等心脏病,平时看不出来,运动强度增大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如头晕、恶心、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健康提醒】
跑步时出现这几种信号应立刻停下休息:
心跳过慢
正常情况下,运动会让人的心跳加快,若运动时心率反而低于50,血压也变低,此时应当及时停止运动。
疲乏胸闷
正常情况下适量运动带来的更多是“神清气爽”,若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等特别不舒服的情况,就要警惕猝死的发生。
心慌心悸
平常人劳累后即便出现心慌感,也不会十分难受。运动后,长时间的心慌、心悸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
莫名头晕
正常人运动时即便出现头晕,往往持续时间较短,很快就能恢复。如果运动后出现不明原因、长时间不缓解的头晕,就要引起警惕。
身体疼痛
很多因运动不当导致心肌梗死的病例显示,在发病前跑者出现过剧烈的胸痛,或胸背疼、肩颈疼,甚至是头痛、胃痛、牙痛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