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为53岁高管突然离世
2022年10月7日,根据媒体报道,华为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先生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3岁。
据非官方的消息, 丁耘在不幸突然离世的前一天,曾进行过一场28公里的长跑拉练。
这些年来,长跑、马拉松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不管丁耘的离世是否与长跑有关,大家在朋友圈里总听说有人长跑后猝死,而且有两个特点:1. 男性; 2. 50岁左右。
因为长跑后猝死的新闻引人注目,有人甚至有这样的感觉:
长期超负荷运动对身体有害无益!
运动健将没几个能长寿的!
静养的人更长寿!
那么,到底还能不能运动呢?
2.伦敦马拉松猝死发生率:65000人中会有1例
关于马拉松比赛后出现的死亡,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可信。有没有确切的消息呢?
其实,在大型的马拉松比赛中,如果参赛者出了状况,都会有记录。这些记录可以提供可信的数据。
伦敦马拉松从1981年开始举办,如今每年有3万多人参加。2007年发表的一份研究表明,伦敦马拉松自举办以来,累计有65万参赛者,总死亡发生率为1/65000,心脏猝死发生率为八万分之一 [1]。
所以,跑完马拉松之后出现不幸的事件,这绝对不是非常罕见的事。
那么,这个死亡率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是骑自行车的3至4倍,但没有坐机动车后死亡的风险高!
这就有意思了,万事皆有风险,正如新冠感染后有人会死,但没有感染新冠的人也会有死亡率,抗疫也会带来次生风险。
乘车的风险更高,大家也没有放弃乘车。
当然,不管是骑车还是乘车,出现的死亡主要是交通事故所导致,不能因为长跑之后的死亡风险不及乘车,就完全忽略相关的健康风险。
3. 男性更容易在马拉松之后发生猝死
马拉松的参赛者,年纪主要在20-55岁之间。本来年龄越大,身体就越容易出状况,所以,50岁左右的人在比赛之后,也自然更容易出事。
在一份对54.8万马拉松参试者的调查中,13个出事的男性参赛者,有11个都在39岁以上。而这份调查也显示,男性参赛者出事的风险,是女性的5.7倍:每10万完成比赛的人中,男性有3.4人出事,女性有0.6人出事 [2]。
所以,确实是50岁左右的男性在跑马拉松之后容易出事。
4. 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不运动
长跑和马拉松都是高强度运动,都会增加心原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虽然风险很低,也必须重视。
所以,长跑者必须有合理的训练,也要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筛查。
相比之下,适量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心肺功能,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不能因为长跑和高强度运动带来的风险,就产生对运动的恐惧,将运动清零。
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减少癌症、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还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的风险。
今年9月,发表于JAMA Neurology的研究表明,每天走大约1万步,可以将老年痴呆的风险降低51%。走不了这么多,少走一点,也能获益,但是起码要走3800步,老年痴呆风险降低25%。再少,获益就不明显了 [3]。
适当提高运动强度,步数达到112步/分钟,每天30分钟,即便走不到1万步,老年痴呆风险也可以降低62%。
所以,年纪大了,即便不能跑,但还是可以走。
最怕的就是被圈养,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