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霜降前后,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用地瓜做成的各种吃食便飘香在百姓的餐桌上。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我母亲做的地瓜饭。
儿时的记忆中,地瓜饭是家中一日三餐的佐食。这地瓜饭,黏黏的,稠稠的,喝一口,甜丝丝的,既顺口又撑肚,特有的农家饭滋味,无任何的点缀与修饰。说是饭,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大米饭。
待到深秋来临,霜染大地,瓜叶衰败,母亲便推上独轮车去村东北山坳地里刨地瓜。薅蔓,镢头随着地瓜垄两边刨,紫皮或黄皮的地瓜随着泥土欢快地翻滚着,或弯曲细长或胖墩墩的,一堆一簇,躺满了松软的地面。
在农村,地瓜无非是生吃、煮着吃或者烤着吃,而母亲喜欢用地瓜和小米熬制成地瓜饭,喝起来甜滑爽口。
地瓜饭简单易做,小米下锅快煮熟时,用礤床将地瓜打成丝状推入锅内,接着文火熬煮,不一会儿屋中便飘散着地瓜饭的清香。闻之垂涎欲滴,口舌生津。
地瓜饭可稀可稠,就着咸菜,喝在嘴里那种香喷喷、甜津津的感觉,令人浑身舒畅、食欲大开,感觉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冒出一股甜丝丝的味道。秋天的清晨,喝上一碗母亲熬的地瓜饭,一天身上都暖烘烘的。
收获来的地瓜,母亲挑拣无伤残的储存到地瓜窖中,让地瓜“冬眠”。睏了一冬的地瓜吃起来甘甜,是饭桌上不可缺少的饭食。
我上初中时,在距家五里远的门楼联中上重点班,每次返校饭盒里带的就是煮地瓜和咸菜饼,全班住宿生带的饭都差不多,只有个别家里有“出外”的(指家人有公职)带的是白面馒头。
记得有一次,食堂中午吃包子,还是带肉的,班里有两个同学打赌,谁能一口气喝下一饭盆玉米面稀饭,输者负责请赢者管够吃包子,最后那个梁姓同学赢了。包子是吃了,可胃却连疼了好几天。
后来梁姓同学做了厨师,不知是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缘故。而我,至今除了地瓜饭外,无论地瓜如何变身,即使寒冷的冬天炙手可热的烤地瓜,也提不起我任何兴致。母亲和妻子都断言,怕是小时候吃地瓜伤了食。
世事变迁,早已淡出农家人主食行列的地瓜,如今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香饽饽,价格也开始走高,而“地瓜小米稀饭”也成为很多人喜爱的粥类,其中就包括我这名最忠实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