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无人机和作战机器人作战平台领域起步较晚,从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时才集中科研力量和资金进行攻关,但是借助在地面作战车辆领域的雄厚技术积累,无人作战机器人发展速度很快。不仅在技术上已经追赶上了西方国家,而且率先实现了地面无人车辆的批量生产和装备,无人地面战车的生产和装备都呈现井喷式发展,可谓后发先至,已经跨入地面无人作战时代。
据俄罗斯卫星网1月20日消息报道,俄国防部消息报道称,俄国防部发布消息证实,俄军黑海舰队已经接受首批“天王星-6”作战工兵机器人,这种作战工兵机器人未来将会成为俄罗斯军方的重要反地雷协助力量。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在平坦地形上时,一件这样的现代化技术装备,足足可以顶替20名工兵的工作量,这种作战机器人的广泛服役将可以把俄罗斯军方的人员从扫雷这种危险工作中解脱出来。
目前俄罗斯发展了两个系列的作战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工程兵“天王星-6”和用于远程侦察和火力支援的“天王星-9”作战机器人。其中“天王星-9”用于人员保护,使其在敌方火力下撤离。“天王星-9”配备强大武器,不仅能够打击有生力量和轻型装甲设备,还可打击坦克和其他高防护设施。
俄国防部还表示,“天王星-6”和“天王星-9”都已经参加过实战,在俄军在叙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天王星-6”参加了帕尔米拉古城、阿勒颇和代尔祖尔的排雷工作。机器人综合体“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的打击能力更强,曾在叙利亚进行过与步兵和装甲兵的合成作战,用于侦察、火力支援和敌方装甲车辆的破坏。这款重达12吨的机器人配备了用反坦克导弹 “突击”制导武器综合系统、 “大黄蜂-M”火箭筒、30毫米2A72机关炮和7.62毫米自动机枪。
扫雷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军队中最富挑战性和危险性的工作,虽然现代化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但雷区的布置也越来越精巧,同时复合材料的引入也令新型地雷更加难以发现。无论为工兵们配备什么样的扫雷设备,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士兵们可能要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才能完成扫雷工作。为了降低不必要的伤亡,将扫雷工作交给机器人已经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俄军最新接收的反地雷机器人就很值得关注。
"天王星-6"机器人工兵是一款自行履带式无线遥控扫雷器,由操作人员通过无线电遥控,最大的操控距离可以达到800米。这款设备理论上可以连续工作5小时,每小时可清除约2000平方米的雷区,新的改进版本上还搭载了先进的地雷/炸弹计算机分析仪器,能自主识别出其前进道路上的未爆炸弹和地雷。
这种装备并非没有经过实战研制的武器,自2015年服役之后,“天王星-6”于叙利亚和纳卡地区都被成功地用于反地雷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俄罗斯海军首次接收这款扫雷机器人,说明俄罗斯方面对这款武器还是比较满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天王星-6"机器人工兵还注意到了损害设计。其车体外部拥有厚度在8-10毫米之间的装甲,车载的各类设备也进行了加固和防震处理,因此对于爆炸物也有一定的抵抗性。俄罗斯方面指出,这款机器人理论上能够抵御相当于60公斤TNT当量的近距离爆炸,这代表着绝大多数反步兵地雷都难以对这款扫雷机器人造成损害,即使是将155mm榴弹炮炮弹做成的简易爆炸装置,仍然不能炸毁这种机器人。
不过,若遇到那种将数枚乃至数十枚155mm炮弹捆在一起做成的简易爆炸装置,机器人是绝对不可能完好的,不过那种级别的爆炸即使是主战坦克也都飞上天了。 在国际上,多国都有自己的反地雷机器人,俄罗斯的“天王星-6”实际上就是由美军M160扫雷机器人改进而来。而我国贵州詹阳重工和中船716所共同研发的JY905-S,扫雷行进时的速度为1.3公里/小时,配备有可升降的打击式扫雷装置,一小时的扫雷面积高达2000平方米,和俄军扫雷机器人基本处于同级水准。
不难看出,目前世界大国都较为注重用扫雷机器人替代人类士兵进行扫雷,以减少可能的伤亡。不过,虽然扫雷机器人技术确实带来更好的扫雷便利,但扫雷机器人仍然很难确保百分百对雷区清排彻底,例如深埋在土里的地雷和一些犄角旮旯就可能会被漏掉。所以,扫雷机器人技术也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目前人类扫雷还是没有办法完全退出。
俄罗斯在电子技术领域谈不上很先进,但是通过技术整合的方式,俄罗斯在地面军用机器人领域却占据了世界前列的位置。在未来战争中,这些机器人必将在战场上发挥出不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