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新闻 >

伟大的作家的吉卜林(普京17份年度国情咨文)

2021-04-23 17:15

01

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了自己的第17份年度国情咨文。与以往主要专注内政不同,普京此次以罕见严厉的口吻批判了一些对俄不友好的国家:

“......俄罗斯毫无理由地被一些国家针对。正如吉卜林所描绘的那样,这些国家就像一群希尔可汗身边的台巴齐,它们应声嗥叫,向主人献殷勤。”

希尔可汗(ShereKhan)是谁?台巴齐(Tabaqui)又指的什么?为什么普京会在如此正式的场合与国情咨文中提到,并做出如此辛辣的讽刺?

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新华社发

02

介绍一下被普京在发言中称为“伟大的作家”的吉卜林。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RudyardKipling),一位出生于印度孟买的英国文学家。1907年,在他不到42岁时,就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至今日仍是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文学家。不过,由于其文学作品中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充满了“印度元素”,常被诟病种族主义、为帝国主义张目,因此在人们审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他也容易受到忽略。

吉卜林肖像。网络图片

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影响力。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丛林之书》《老虎!老虎!》,以及长篇小说《基姆》等,至今经久不衰。

在全球众多粉丝中,目前最有名的一位恐怕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了,普京多次公开表示自己从小就爱吉卜林的作品。

希尔可汗与台巴齐,出自吉卜林于1896年创作出版的小说集《丛林之书》的两个动物形象(迪士尼动画《森林王子》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这是一部影响力很大的文学作品,由7篇动物小说构成,通过对动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作者本人对社会的理解与思考。小说的核心元素就是“丛林法则”。

顺便说明一下,由于《丛林之书》中译本很多,其中的动物形象名也有各种版本。一些翻译普京国情咨文内容时,也把希尔可汗译成“胡尔可汗”,把“台巴齐”译作“塔巴基”,都是一回事。笔者在这里采用的名字音译,出自天津出版社的段冶译本。

《丛林之书》的中译本非常多,改编作品也极多。这是其中的一个中译本。

小说中,老虎希尔可汗是大反派,胡狼台巴齐则是小跟班。全书开头就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这是那头叫作台巴齐的胡狼,那个食腐者,印度的狼统统瞧不起他,因为他总是四处挑事、散播诳语,还到村落中的垃圾堆里拣食破布头和烂皮子。他们同时也惧怕他,因为整个丛林里,就属这个台巴齐最容易发疯,然后就放肆无忌,见谁咬谁。就算是老虎,撞上发疯的台巴齐也要避让躲藏,因为如果染上疯癫,那对于野兽而言可是最大的羞耻了。我们管这种疯癫叫‘狂犬病’,而他们称为‘狄完尼’——就是‘疯’的意思——他们可是望‘疯’而逃。”

用这样的比喻,可谓是相当挖苦了。

03

既然知道了喻体,那本体是谁呢?

这就要梳理下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了。

近年来俄美关系就没好过,特朗普乱拳打完下场,换上拜登依然如此,口水战、制裁层出不穷。受美国影响,欧盟对于俄罗斯也是越来越不待见,不过冲在最前头的不是以往的法德,而是捷克、波兰这些中东欧国家。

就拿最近沸沸扬扬的“外交驱逐战”来说吧。4月15日美国宣布对俄发起新一轮制裁,并驱逐10名外交官后,波兰、捷克立即以“危害国家安全”之名分别驱逐了3名和18名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的回应毫不含糊,套用《半泽直树》的一句话,叫做“以牙还牙,加倍奉还”:俄外交部宣布分别驱逐5名波兰外交官和20名捷克外交官。对于跳得更高的捷克,俄罗斯附加一项待遇:限捷克外交官24小时内离境,比捷克此前要求俄外交官离境的时间缩短了一倍。

捷克直接被整蒙了:说好的对等原则呢?外交官被驱逐后的捷克驻俄大使馆内仅留有5位外事工作人员,除了领事部门,其他工作均已瘫痪。捷克外长雅各布·库尔哈内克为此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被驱逐出境的捷克外交人员必须返回莫斯科,而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回应也很淡定:建议你们这招留给北约内部用吧,这种腔调俄罗斯绝不会容忍。

于是,外交战再次升级:库尔哈内克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捷克准备再驱逐70名俄大使馆工作人员,使得两国使馆人数对等,而俄外交部则表示将进行回应。至于捷克最开始驱逐外交部所使用的“俄罗斯情报部门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事件有关”的理由,俄外交部表示捷方至今未出示任何证据。

到此,普京话语中的本体已经呼之欲出了:希尔可汗是主要的反俄国家,台巴齐就是跟着反俄政策亦步亦趋的国家。

04

而这场“年度外交大战”中的“加倍奉还”,也可以印证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的另一段话:

“我们真的不想把桥烧了。但如果有人把我们的善意视为冷漠或软弱,并且打算自己毁掉这些桥梁的话,他应该知道俄罗斯的反应将是不对称、迅速和严厉的。”

正如普京所言,现在俄罗斯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有限,国内一些对经济和社会形势不满的民众受国内外势力影响持续上街抗议,外交上更是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乌克兰东部局势和人权等问题上承受极大压力,因此俄罗斯决不能退缩,否则将无路可走。

话题本该就此打住,但笔者还有一个猜想:为什么普京要引用吉卜林的这部作品?众所周知,《丛林之书》中很多地方描绘了残酷的“丛林法则”。人类社会绝不应采用“丛林法则”,但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了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委内瑞拉的既遂或未遂政变,这些违反人类社会政治规则的活动不正是“丛林法则”的体现么?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还有一段话:“我希望,在与俄罗斯有关的问题上没有人想越过“红线”,我们将自行确定每个特定情况下的红线在哪里。”也许,普京的“红线”就是:不要采用“丛林法则”,否则我一定“加倍奉还”。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