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时间表已明,文化工作者应当如何作为?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韩永进带着有关建议,走进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过去一年,韩永进也参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调研、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调研等活动,还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他说:“这些活动让我对文化在推进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的力量和作用有了更实际的感受。”
被访者供图
距离2035年只有15年时间,韩永进认为,应当加强关于文化强国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文化强国的指标体系研究,思考如何将文化领域的成果具体化。韩永进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哪些中国特色的指标和标准、怎样把精神生产领域的成果量化、具体化、指标化、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同时也涉及具体实践,如每一年为建成文化强国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何衡量”等种种问题,都值得仔细研究。
全民阅读,在韩永进看来,也应当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指标”之一。2020年全国两会,“全民阅读”第七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与全民健身并列在一起。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一直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这个过程,更需要学习。”韩永进说。
同时,韩永进还在自己的建议中提到,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还要重视文献典籍的力量,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他说:“典籍篆刻着中国之精神,民族之灵魂,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源泉。”
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人的阅读方式改变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阅读被互联网冲击得日益碎片化。韩永进认为,当代年轻人阅读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个大好事。“大家因科技的进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从阅读史上来讲这也是必然的。我们现在阅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是阅读本身乐趣的增加,虽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碎片化娱乐化的担忧。关键是把握好度,把握好阅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