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美景风光好,碧水清清卧小桥……”在前不久举办的苏州市相城区建区二十周年群众文艺晚会上,来自北桥街道的娃娃们用一曲婉转悠扬的评弹为家乡庆生。对这群小演员们来说,参加这样的演出已是驾轻就熟。
北桥街道是全国首个乡镇级“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也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冶长泾畔,自古名人辈出,群众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相城建区20年来,北桥的开口船拳从濒临失传到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儿评弹从初出茅庐到登上国内外重量级舞台。“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的影响力从苏州扩大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一次次突破,见证了“情韵戏乡”文化品牌的兴起。
戏曲艺术走进村头巷尾
前不久,在北桥街道灵峰村党员冬训“样板工程”活动现场,一台戏曲联唱《奋进新时代,相城有担当》精彩上演,将党史、相城建区史通过锡剧、黄梅剧、沪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娓娓道来。节目由灵峰喜洋洋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参与者绝大部分为该村村民。
在北桥,听戏、唱戏已成为当地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张口都能来两句。“戏曲艺术在北桥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北桥文化事业长盛不衰、日益繁荣的根本原因。”80岁的荣学润曾经是北桥街道文化站站长,到2001年退休前,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34年。荣学润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演出条件简陋,常常是“一块空地、几条板凳”就唱起来了,演员和观众都乐在其中。
田间地头是最广阔的舞台,身边的新人新事就是最生动的素材。去年底,百姓自编自演的锡剧小戏《生命的守护》在灵峰村连演5场。小戏讲述了一个因电动车违规充电、未按规定拆除防盗窗,最终致使祖孙两人遇难的悲剧故事。这是北桥用文化助力“331”整治火灾隐患百日专项行动的一次探索。“唱的比说的动听”,北桥人深谙此道。
这几年,北桥民间文艺队伍从1支发展到6支,大戏小戏连轴上演,催生了一批草根明星,集聚了一群“铁杆粉丝”。为了方便群众听戏、唱戏,街道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公益书场建到了居民家门口。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有3家三星级公益性评弹书场、10个特色文化场所、13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室以及两个“五个有”文化广场。
草根团队演出专业水准
苏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北桥无疑是先行者。2007年起至今,北桥街道连续多年举办“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赛事规格从街道层级的地方比赛逐步升格为苏州市级比赛,先后邀请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加盟演出、担当评委。
这种追求精品的意识,让北桥的文化影响力逐渐“破圈”。2020年,作为首届长三角戏曲·曲艺文化艺术周暨中日地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的参赛选手范围扩大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并吸引了一批日本戏迷来到现场切磋交流。有日本观众称赞说,北桥的草根团队,演出了专业演员的水准。
小小北桥,曾经走出了戏曲家尤侗、滑稽戏大家阙殿辉、评弹名家郭彬卿等一批艺术大咖,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北桥娃”与艺术结缘,扛起了传承大旗。他们用吴侬软语向世界展示江南风情、水乡风韵,优异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以评弹为例,2013年起,北桥试水将评弹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体系中:在北桥中心幼儿园开设少儿评弹班,组建少儿评弹艺术团,聘请资深教师进行小班化指导,邀请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工作室入驻,开创了低至四岁的幼儿评弹表演领域。目前,北桥已形成了幼小衔接的评弹特色教学。更让北桥人津津乐道的是,孩子们先后9次登上央视舞台表演评弹,并受邀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和I’M上海国际独立音乐季等活动。
传统技艺重现当年光彩
3月16日,第5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结束公示。74岁的尤林根凭借开口船拳技艺跻身其中,被评为“江南船拳”传承人。这是北桥开口船拳保护传承工作的又一重大进展。
北桥开口船拳,是一种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表演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地的士兵长期在战船上操练,练就了一身水战格斗本领;近代以来,吴地百姓把英雄人物故事编成歌词融入其中,边打边唱;新中国成立后,开口船拳成为水乡百姓的一种健身方式,颇受欢迎。尤林根说,他8岁拜师学拳,苦练3年后,才被允许上船打拳。上个世纪70年代后,船拳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2009年,北桥街道下决心复活这一传统技艺,让船拳重新“开口”。当时,街道走访了尤林根等10多名老拳师,召集他们组建船拳队,鼓励他们依据经验和记忆修复“拳谱”。2013年,300多平方米的北桥船拳馆建成开放,这里既是船拳队日常训练的场所,也是观众近距离了解船拳的平台。经过“抢救性”恢复,2016年,开口船拳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填补了苏州体育文化项目省级非遗的空白。
目前,北桥船拳队已发展至第三代,现有拳师20多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壮大了的船拳队积极参加省农民体育节、漕湖国际金秋龙舟赛、大型群众性文艺汇演等活动,重新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更让人欣慰的是,老拳师们还走进校园,陆续培育了100多名小拳师,这项传统技艺终于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