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涵养好文明乡风 让移风易俗新风劲

2022-03-24 19:10

  乡风,通俗的说,是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风俗、风尚。其内涵是乡民普遍认同并遵守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涵盖着一个地方生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如何使得乡风文明起来,决定了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全市各乡(镇、街道)及村(居)以“红白理事会”为依托,将严禁大操大办酒席的规定和申报程序纳入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明确农村婚丧嫁娶酒席操办的条件和规模、规范申报程序,杜绝部分村民借办酒席敛财,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让文明乡风扑面来。

  郡县治则天下治,乡村治则百姓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乡村“治理有效”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条件。那么,如何通过乡村治理有效来实现乡村治理。又依靠谁来振兴呢?显然需要靠“善治”。需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大力度整治滥办酒席为小切口,涵养好文明乡风。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是农民的家园。治理主体的变化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变化。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就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归为一点,当农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农村形成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风气,就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涵养好文明乡风,在很大程度上,农民的素质决定文明的水平和质量。诚然,“三农”问题,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有效的乡村善治,就必然探索与时俱进的乡村治理新策略,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模式,让广大村民群众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加大“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抵制滥办酒席行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与生活方式,让社会主义新风尚充盈滋润每一个乡村、家庭。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涵养好文明乡风,让移风易俗新风劲。相信,只要加大好宣传和教育力度,发挥好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提高对移风易俗的认识,改变陈规陋习,弘扬移风易俗好风尚,筑牢乡村文化供给端,为阔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提供精神动力,让移风易俗的春风浸润村风、民风、家风,在百姓心里“开了花”。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