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冷兵器时代,为什么将军或士兵不敢脱盔甲?

2021-12-22 20:30

  古代打仗,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为什么打完仗再热也不敢脱盔甲?

  有人讲,现在的古代战争片太假了,一场仗刚刚打完,大将就把盔甲给脱了,这不是找死吗?

  事实上确实如此,还真是有这么一个说法的:

  在冷兵器时代,正规军行军作战的常识就是即使再热,盔甲也不能想脱就脱,那么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们的首先介绍一下古代的盔甲,因为咱们平常看到的古装影视剧中的士兵所穿的盔甲和史实实在相差太多了,容易误导大家。中国在先秦时期首先出现了“甲”这个概念,当时主要以皮革制造,防御力不强,而在战国后期开始出现用铁制造的“铠”。这之后以皮质为甲,铁质为铠,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才将铠甲两字合称,当然也可以称作盔甲,这两个词意思相同。

  在古代,正规军两军交战的时候铠甲是人人都配备标准装备,铠甲的制作工艺非常的繁琐。在不少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将士身穿的铠甲,都是一个整体的和我们现在的背心差不多,这是不正确的。真正的盔甲一般都是用几百片小甲片运用“铆合法”、“销接法”等方法连接而成的,甲片多为铁片。

  满城汉墓出土的铠甲铁片足有2800多片,淄博齐王墓出土的铠甲也有将近2200多片,甲片有6厘米左右长、3厘米左右宽,整个铠甲足足有近50斤沉。放到现在来说人们穿上行走就够费劲的了,更不用说穿着打仗了。

  这种铠甲的好处就是可以防御冷兵器进攻,也可以防御弓箭,硬刚能力强。

  到了明清时期的“铠甲”再次改变,因为那个时候冷兵器时代走到了末路,传统的铁甲对于当时兴起的火器防御效果堪忧。所以棉甲又登上了历史舞台,棉甲里面附带着铁叶,铁叶是人工锻造成的钢片,排列用铆钉固定在棉甲上,这种护甲在清朝前期开始在军营中普及。

  明朝大臣朱国桢在其作品《涌幢小品》中记载了棉甲的制作方法:

  “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也就是说,这种棉甲主要防御鸟铳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防弹衣,质地较软,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前面的铠甲由于太硬,被鸟铳打中之后,容易震成内伤,所以不太实用。

  盔甲介绍的差不多了,咱们书归正传解释一下为什么古代的将士打完仗再热也不脱盔甲?

  讲过上面的介绍咱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是铁质铠甲,还是棉质棉甲,穿在人身上都是包裹得密不通风。再加上重量不轻,士兵极易出汗,所以在军中常常存在一种叫“卸甲风”的疾病。以我们传统的中医解释那就是人在剧烈运动之后大汗淋漓,风邪极易入侵,拘束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而西医解释则是由于毛孔张开寒风的刺激,引起肌肉的一种叫做“腰背肌筋膜炎”的炎症。

  我国古代不少将军就因此患疾甚至丢了性命,比较有名就是五代的名将李存孝和明朝的开国元老常遇春:

  先说说李存孝,曾一日内连战五路诸侯二十八将,斩杀其之十五,其汗气穿甲而腾。李存孝回营之后卸去盔甲,连续喝了三杯冷酒,忽然就口中溢血昏了过去,患了卸甲风卧病在床。适逢敌将高思继连败众将无人能挡,晋王怕李存孝得知战况急火攻心卸甲风难以痊愈,所以一直对养病的李存孝隐瞒战情。

  当时有一个名为“康君利”的大臣,其对李存孝的嫉妒之心甚重,在他给李存孝送药的时候故意激怒李存孝。说敌将高思继如何如何勇猛,连斩数员大将,恐怕我军没有人能够阻挡,就怕连你李存孝也不是对手。李存孝听罢大怒不止,竟然浑身生出汗水,遂披甲上马迎战高思继,两人走了几个回合,果不其然战神李存孝将高思继生擒,这一身寒疾也因此痊愈了。

  再说说明朝的常遇春,他就没有李存孝那么好的体格和运气了。常遇春本也是一名悍将,归附朱元璋后充当大前锋,逢战必胜,人言能统领十万大军,在军中有“常十万”的称号。可惜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大败元军之后由于贪图吹风脱甲太快而患上了卸甲风,在凯旋班师回营的时候病逝于军中,死的时候仅仅四十岁。

  想想连有头有脸的将军都可能因此丧命,那么死在“卸甲风”这种疾病下的无名士卒不知道有多少了。所以说在古代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打完仗之后,无论多热都不能直接脱下盔甲,都需要先下汗才再卸甲。不然肢体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即使将士不会因此病丧命,日后在战场上也难免反应迟钝惨遭屠戮。

  这倒让杨角风想起小时候,那时候住外婆家,每每出了一身汗想出门的时候,外婆总是拉着我,让我汗干了再出门,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古代行军打仗,一场大仗结束,并不是因为防止敌军偷袭而不脱盔甲,而是需要冷静下来,等身上的汗出的差不多了,再脱。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