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鲁迅书法拍了655万,真的是因为他的名人效应吗

2021-12-31 20:13

  1、 为文名所掩盖的卓越书法家

  田蕴章的说法一出,就成为了当下网络上引战的导火索。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者也认为鲁迅先生的书法,之所以值钱,还是依托自己的名气,更不用说能卖几百万了。

  反对者开始指出田蕴章的问题,毕竟田蕴章在书法上,只能算得上是"字奴",而鲁迅先生的字,有很深的功夫。自然朴厚,十分耐看。

  对于此,笔者更倾向于反对者。但并不支持一踩一捧。毕竟田蕴章的书法,也是有其受众的。

  其功底也算深厚,并且在临摹欧阳询小楷的造诣上,在中国也算得上比较杰出的。而鲁迅先生的书法,自然也不差,反而胜过很多人。

  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盛赞鲁迅先生的书法,就可以很好的反驳许多人对鲁迅书法的误解,他说:融冶隶篆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意思浅显明白一点,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法,将隶书篆书融汇贯通,其意境洒脱自然,承继宋唐,还带有魏晋之风。

  世人就是因为这样才珍视鲁迅先生的书法,而并非因为他的名气,才珍贵。

  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极尽赞美之语。而郭沫若,虽然后来人对其人格的风评不佳,但是他在书法等造诣上,也并非田蕴章可比。

  而现代以来,隶书独步当世的书法泰斗,沈定庵先生,在评价鲁迅书法时也说:"鲁迅先生的书法卓越,只是为文名所掩,故人们少有评论。"

  对比一下前面田蕴章潦草的品评,高下立判。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书法造诣。

  这样被人盛赞的书法,是如何养成的呢?许多人都会有此一问,咱们接着看看鲁迅先生的书法之路。

  2、 少年鲁迅的书法之路

  鲁迅先生的书法之路,还要从他上私塾开始讲起。那年他还是7岁孩童,上了私塾开始学习描红,也就是现如今我们的写字帖。

  许多人都说描红是无用功,但是对于这个7岁的迅哥来说,这个年纪就开始描红,无疑是练习笔力手劲的最好时期。

  十二岁时,来到了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大概就如我们的老师一样。教学严格,待学严厉。鲁迅先生说这是个"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由此也可见儒家士子最后的操守。

  入学后的鲁迅,就师承寿镜吾先生学习欧体,也就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后世临摹欧体的大多有之,就比如前文所说是田蕴章。

  然而田蕴章的字,到最终,也只算是临摹,而无法开拓格局。审美疲劳的人们,自然也会评价其为"字奴"。

  有灵气的字,大概也就是鲁迅这样的了。当时,鲁迅的日课是大字一张,并且数年间一直坚持下来。而在家时,还用小楷抄写古文奇字,把老旧《字典》中的所有古文,都一一抄录下来,装订成册。

  可以看到,迅哥就是这样从小就有着超强的书法基础。而这对于他后来卓越的书法造诣来说,是功不可没的。

  三、卓越的书法,来自于求学路上"抄书"

  在矿路学堂时,当时学堂的课程有国文、算学、测量、地质、冶金、机械画图、德文、日文等科目。

  这么多的科目,如今的许多学生,看了都要颤抖。笔记,就是要抄整本的书,所以在学时的鲁迅,几乎将课程笔记全部抄写成册。

  如今也为我们研究当时课程,提供了资料。后来,出任教育部部长的鲁迅,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抄录资料。在这里,他抄录了馆藏清人辑录、增订的五卷本《谢氏后汉书补遗》。

  1912年,鲁迅来到北京,被任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部的科长。在这期间,他收藏了六千多种古代石刻拓片。

  自1915年开始到1918年,鲁迅手抄古碑石刻就接近800种,其中更是包含了甲骨文、金文、隶、篆、草等等书法字体。其临摹原件,也可见其功底。

  1926年,鲁迅作《自题小像》以抒心志,全诗以自己的书法写就。此时的书法造诣,已经炉火纯青,富有灵气。

  又如为瞿秋白写一幅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全联十六个字融楷、草、篆、隶于一炉,可称鲁迅书法的代表作。

  如果你曾有幸看到鲁迅先生的"抄书"小楷,大概也会体验到一番意境的,其字体自然质朴,越看越有意境。

  对比田蕴章的书法,也算是各有千秋。但田蕴章的书法在于,中国临摹欧体的能人太多太多,稍微有点底蕴的人,临摹欧楷的话,拿去给外行人对比,都是没太多差异的。

  所以,现代的书法家,若不能自成一派,也只能是画地为牢。观鲁迅先生后期的书法,却隐隐有自成一派的灵气,博采众长,有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这就是鲁迅书法的厉害之处。由此更可见田蕴章说的话,也只能让人怀疑是"文人相轻""一家之言"罢了。

  最后,笔者以芥川龙之介的《侏儒的话》作为结尾: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部。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来者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

  作为鲁迅先生文学之路上的"知己",大概鲁迅先生是理解这句话的。如今的我们,也开始理解,为什么会有后来人要低估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可以是天才,也终究是凡人。我们不要过分贬低,也不能过分要求。如何判断,只在我们努力去了解他。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