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兴趣”也是优势的一种。因为只有你喜欢了,才有竭尽全力去做好这件事情的热情,并且这股热情能持续很久很久。
以这些为据,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以后的职业道路相比会容易走很多。
2
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通过职业目标,可以看出面试者的个人发展是否与公司发展需要相一致。
举个例子来说明:
“我有2年的运营相关的工作经验,对一些新媒体平台运营规则比较熟悉,目前想专注于某音平台运营,但是我最近在学习测试内容,还报班进行系统的学习,希望以后2年内能从运营转测试。”
虽然“我”有说明自己在岗位的优势,还表明自己愿意为了目标,还报班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看出是个比较努力、上进的人。
但这与公司发展需求出现严重分歧,公司需要的是一个能把运营做好的人,但绝不是一个一心只想转测试的运营!
3
你能在公司待多久?
不要再抱有“实力,可以忽略换工作的频率”之类的天真想法啦~
虽然跳槽已成为当代青年涨薪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你换得勤了,HR也不敢来撩你呀。
因为从员工的招聘,到入职,到完全上手,公司要付出时间、金钱、资源等一系列成本,启用一个稳定性不高的求职者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你能在公司待多久?”这种问题HR不会直接问,因为问了也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毕竟口头承诺不能信。
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特曾在一本《选择一个职业》书里提出了职业设计三要素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各种职业必备条件及所需的知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足和补偿、机会、前途。
简单来说:就是了解自身规划是否与岗位、企业发展一致。
人与职业互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所在,所以HR会通过职业规划与公司发展的契合度,来间接判断求职者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