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2020年能够重启,这样或许我们就能幸免于新冠肺炎这场疫情。
但历史从未设定过重启键。疫情袭来,每个人都置身其中。
新冠疫情危机下的互联网医疗崛起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已感染了数万人,很多人、很多公司的命运也因这场疫情而发生巨变,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或许会因此减速。
然而“危”与“机”,一直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行业角度来看,17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虽然让线下商业一度陷于停滞,却促使消费者把目光投向了网上购物场景,并间接成就了阿里巴巴、淘宝这样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进入到全新的互联网基础建设阶段。
这17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比其他国家,中国在互联网基础建设之路上越走越快,建立了广泛、高效的电商和物流配送体系,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也可以在数十分钟内,把菜送到每个城市的消费者家里;或者把纸巾、洗发液送到偏远的新疆、西藏地区。
而另一种互联网基础建设——线上办公和远程协同,也使得企业、学校可以通过新的运行方式保持有效运转。
而今年的“新冠肺炎”这场“危”,同样是医疗行业的“机”,让人们看到了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基础建设已经初步成型:
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等特点,让去医院这件事无异于成为一场冒险;持续一个多月的全国性防疫管控隔离,又使得慢性病人断药的问题被暴露了出来。“被迫”主动尝试互联网医疗的中国人便多了起来,他们忽然发现,在线看病和买药似乎是一种更为高效和便捷的就医方式。
于是,新冠疫情让一些默默耕耘了多年的互联网医疗公司终于得以崭露头角,比如在医疗行业运营了10多年的春雨医生、好大夫、微医等,这它们当中,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的表现尤为醒目。
互联网医疗企业快速反应“寻医问药”正当时
疫情期间,在线问诊无疑成为了普通患者的福音。患者有症状了,先通过在线问诊,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否有必要去医院。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出门负担,消除恐慌情绪,避免交叉感染,也缓减了医院的治疗压力。
早在疫情初期,出于行业敏感性,阿里健康、丁香医生、春雨、企鹅医生、平安好医生等10多家线上医疗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和便利性,向大众科普疫情防护知识,并联动全国的医生、专家展开线上问诊、心理援助等行动,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在线问医。
无法出门的用户纷纷转至线上求医问药,直接刺激了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的问诊量呈几何级速度增长。
根据易观千帆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涨幅达到了31.28%。
在互联网行业中有一个“铁律”:用户活跃数据是鉴定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在阿里健康定向针对湖北地区居民,于支付宝、手机淘宝App上线互联网医生义诊服务中,服务页面日访问量高达百万,在线医生日接诊量达到10万,每个呼吸科医生平均日接诊200个病人,相当于几十个线下医院的日门诊量。
到了疫情中后期,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多地的医疗资源倾斜给了新冠肺炎患者。疫情当下,这是不得已的措施,但这也给很多慢病患者复诊、用药造成了困难。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总人数在3亿左右,湖北地区的慢病患者人群近1300万,这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群,同时由于免疫力较低,也是必须严格防范新冠病毒的人群。
针对这一情况,运营中国最大医药电商平台的阿里健康联合天猫,第一时间在手机淘宝和支付宝App上线“买药不出门”服务,并随之启动“放心购药”计划,让3亿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天猫上购买处方药。
慢病患者经过「互联网医院医生复诊开方」、「线上药师审核处方」2个步骤之后,即可由商家将送药上门。在随后进一步推出的“慢病福利计划”里,阿里健康为慢病人群提供专属“云医生”、原厂药品直供、个性化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慢病管理服务。
疫情催生了医疗、医药行业的变化。
无论是看病还是买药,以阿里健康、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代表的诸多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在移动端通过触手可及的服务,进一步建立消费者的健康管理心智;而遭遇“4+7”药品带量采购之后销路明显受限的传统药企,无疑也想抓住这一波新的人口红利。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看来可以找到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
2020,互联网医疗价值迎来爆发?
进入2020年,互联网医疗像是进入了政策的“春天”。
2月5日、8日,卫健委接连两次发文,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降低患者线下就诊的交叉感染风险。
2月下旬,武汉、上海、浙江等多地试水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
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复诊服务,参照定点公立医疗机构的价格和支付政策进行结算。
可以说,一次疫情,百种沉淀。行业无疑已认识到了互联网医疗在帮助提升消费者健康素养、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为主等方面能够起到巨大作用。
无论是从本次疫情的发展及控制情况,还是从用户对于线上诊疗的需求,以及医院及第三方技术公司的技术能力积累等方面看,大力发展网络诊疗的时机已经成熟,线上诊疗与购药应当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以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还是以阿里健康为例,在疫情期间,这家公司表现出了几年来积累下来的全能型选手能力,陆续上线了疫情科普、疫情地图,在线问医平台等产品;为慢病患者提供“买药不出门”、上线“湖北地区缺药登记”专区等服务,并且宣布3年走进1万个社区、辐射1亿人的“慢病福利计划”;利用其在云HIS方面的技术优势,参与到浙大一院新建之江院区的紧急改造、与阿里巴巴达摩院合作面向基层医院提供肺炎CT辅助筛查的医疗AI……
针对疫情发展每一个阶段爆发出来的每一个问题,阿里健康都拿出了自己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发展5G、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全国多个省份所公布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元。
疫情之后,全国“新基建”投资计划将进一步提速,医疗卫生领域的“新基建”会是一个重点领域,阿里、腾讯、百度等均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势必也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