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被公认的“坏习惯”只要正确而适度,不但无害,还会对健康有利!
打哈欠,醒脑
老师上课时、领导开会时,亦或是与人交谈时,时间久了,不免想着打个哈欠。但是老打哈欠总会给人一种特别劳累、或者身体特虚,甚至不尊重人的印象。因而有人选择忍住不打。
但你可能不知道,打哈欠并不是睡眠的预兆,它能让更多的氧气进入大脑、肺部和血液,反而可以帮助你醒脑,提升用脑效率,更好地投入状态。
不仅如此,打哈欠还能刺激泪腺,缓解眼睛干涩;加强咽肌收缩力,减轻因咽喉肌肉松弛而造成的打鼾症状。
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深深地打一个哈欠也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过,若突然频繁地打哈欠,还要小心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
发呆,会让你更聪明
几乎每个人都有发呆这个技能,课堂上听课、会议室开会,又或者手上做着事,突然就走神,陷入了“呆”状……
有个“呆”字,总让人觉得,发呆久了脑子会不灵活,变笨。
可事实却是相反的——时不时地发个呆,反而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发呆状态时,脑电波频率下降,此时大脑负责集中注意力的区域会沉静下来,而那些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如:海马体、内侧前额叶等,相对更活跃了,而这些大脑活动可以帮助整理、消化大量信息,让我们的记忆能力比平时更强。
另外,发呆还能增强脑蛋白质活动,大脑思考更加活跃,从而增强了创造力。
不仅如此,发呆时,能让自己暂处于一种舒缓放松的状态,缓解压力、紧张情绪,更健康。没事的时候,不妨发呆5分钟,让大脑“休息”一下~
自言自语,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
相信身边总有一些喜欢自言自语的人,又或许你曾经就是那类人。只不过在很多人眼中,喜欢喃喃自语,是一种不太正常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被当做精神有问题,因而不少人选择刻意“戒掉”。
但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的本质是“自我对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其实是有好处的。
但需注意,充满负面情绪的自言自语,如脑海中一直有着“你怎么那么丑、那么胖”、“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等自我对话,则不利于身心健康,有需要时最好咨询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