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肯定都有过“头晕”的经历,常表现为昏昏沉沉、头脑发胀、天旋地转、头重脚轻等。由于这些症状比较常见,很多时候并未引起重视。但它也许是就是某些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就医,很可能错过最佳诊疗时期。
严格来说,头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症状的总称,其中如果合并视物旋转则称之为眩晕。头晕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血管病、内耳前庭问题、血压异常、药物副作用、贫血等。对于突发头晕的患者,如果存在高龄、有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脑血管病的可能性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脑缺血性疾病引起的头晕往往伴有代偿性的血压升高,此时不可以随意降压,否则可能导致脑缺血加重。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类头晕成为血管源性头晕,占各种头晕的50%以上,包括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血管狭窄等病因。我们知道脑血管病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很多人卒中前有头晕症状,当时没有及时就医,几天后出现严重的脑卒中,包括肢体瘫痪、麻木、言语不清、行走不稳等,有的甚至出现神志不清,有生命危险。
血管源性头晕可大多数来自于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也可以来自前循环,即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常为眩晕,多伴有视物旋转、平衡障碍,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或更久,可有一过性视野缺损、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双下肢无力、跌倒发作;前循环病变引起的头晕症状主要为头昏昏沉沉感,可伴身体后倾、步态不稳,一般不伴眼震以及视物旋转。如果碰到了以上任意一种,建议及时神经内科就诊。
血管源性头晕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即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对因治疗更为关键,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该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脑血流循环治疗,以及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物、神经保护等其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