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是个内向的孩子,二年级,学习成绩不错,就是社交方面不大行。她很少主动跟别的孩子打招呼。唯一的好朋友乐乐是个外向的女孩,愿意主动跟囡囡玩。但囡囡常常会跟乐乐闹别扭,她不喜欢看到乐乐跟别的孩子玩。每次闹了别扭,一定要乐乐先来哄她才能和好。
囡囡的妈妈为此很着急,囡囡过生日的时候,她主动在家长群里邀约,请了好多同学来家里参加囡囡的生日趴。囡囡跟乐乐闹别扭,她又买了小礼物给乐乐,请求乐乐跟囡囡重归于好。
从幼儿园开始,囡囡妈一直充当着囡囡的社交救火队。囡囡内向不擅长交朋友,她就创造条件帮囡囡交朋友,囡囡同小朋友闹别扭了,心情很沮丧,妈妈就拉下老脸买东西贿赂小朋友继续跟囡囡玩。
“只要女儿高兴,我付出一点不算什么。我小的时候有过一次转校,班里同学都是好朋友,就我一个外来的,一个人孤单了很久。被排挤的心情实在太难过了,我绝不能让女儿尝到那种痛苦。”囡囡妈说。
“不能让孩子吃苦;”“在孩子跌倒前先帮他扫平障碍;”“社交方面受挫容易影响学习,先给解决了,反正孩子大了就知道怎么跟人相处了。”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然而这样一来家长就落入了“家长陷阱”。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职业临床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在她著作《让孩子学会思考》中指出,家长最易陷入5种陷阱。
1、解救陷阱:一看到孩子陷入困境,父母就心疼。一定要出手救娃于水火之中。这种陷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只要有问题,就有人给他解决。
2、火速陷阱:只要孩子有愿望,就一定要立刻、马上解决。不能让孩子等。父母这么做会让孩子失去延迟满足的能力。而且会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他们会觉得家长的事不算事,自己的事才是头等大事。
3、压力陷阱:父母自己被各种育儿资讯弄得很焦虑,就转而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推着孩子往前冲。当孩子无法满足家长的期望时,就会造成家长大失所望,孩子受到挫败。
4、给予陷阱:担心孩子在同学面前丢脸,所以物质方面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家长落入这种陷阱,孩子会产生错觉,觉得满足物质愿望不需要付出劳动和汗水。
5、负罪陷阱:当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成为让孩子不高兴的罪魁时,往往会冲动性地补偿孩子。比如拒绝孩子看电视,看到孩子哭,不但同意了,还延长了看电视的时间。
像囡囡妈妈那样见不得孩子在社交方面受挫,就陷入了解救陷阱跟火速陷阱。当孩子与同伴的关系出了问题,跟小伙伴闹矛盾了,或是被孤立了,家长知道了很难忍得住不出手。要么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要么给孩子出谋划策,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思考,学习社交技能的机会。
还有的家长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连学龄前孩子的同伴选择都要插一脚。长此以往,孩子的社交技能自然就弱化了。
刊登在学术期刊《心理学报》上的上海师范大学博导卢家楣教授团队的论文《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这样一组数据。
当代大学生中有轻度人际问题的多达46.2%,有中重度人际问题的达到了14%。与室友、同学和老师关系不融洽的比例分别为72.5%、77.6%和66.0%。
不仅如此,很多用人单位的领导可能有这样的体会,90后尤其是95后,社交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比较低,一言不合就给老板脸色看,甩甩袖子就走人。
这代人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许多孩子应该自己经历的社交方面的坑,父母都主动地给填平了。结果就是到了大学以及社会上,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跟人打交道。既不会圆滑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也不看不懂对方的需求跟暗示。
要让孩子长大后在社交方面得心应手,可以来看看埃里克森的理论。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发展阶段会经历不同的社交困惑。如果孩子们能直面这些挑战并找出解决之道,就会得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
埃里克森把孩子的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时期。
1、婴儿期。1岁半以前,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对立。如果宝宝的看护人值得依赖,宝宝就会建立起信任感。反之则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如果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孩子以后就能信任别人。
2、幼儿期:1岁半到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是自主与羞耻感对立。这一时期的宝宝想要自主吃饭,自主锻炼。如果此时孩子能掌握一定的基本自理能力,那么他就会有自主感。反之如果事事由父母包办,孩子就会产生羞耻感和怀疑感。
3、学前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是主动与内疚的对立。这一时期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了。尤其在玩耍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是按照自己的提议玩什么还是听从别的孩子的指令?是与别人分享玩具还是拒不分享抱着玩具走开。如果孩子能够掌握主动权,那他就会拥有自信。如果无法达成心愿,孩子就会内疚,不开心。
这一阶段也是很多父母尤其喜欢插手孩子社交活动的时期。如果父母总是指导孩子,替孩子解决问题,替他们发声,就会妨碍培养孩子自行面对挑战并从中吸取经验的能力。孩子就无法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将来会缺乏主动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
4、学龄期: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是勤奋与自卑对立。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都围绕着学校展开。除了面对学业任务,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也更加频繁。他们有了更高的社交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学会了有组织(在班级里)和无组织地(在班外,校外)交朋友并跟朋友相处。
成功的交往能让孩子获得使命感和荣誉感,失败的交往则会滋生孩子的自卑感。要注意,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要孩子亲身经历,自己做决定,并付诸实施。这一阶段社交冲突也更加频繁,孩子们都是在挫折中屡败屡战,一步步向前,锻炼社交技能。
如果父母一手包办,挺身而出解救孩子,孩子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哪怕他看上去朋友很多,也会有自卑感,因为他对自己的交友能力一点也不自信。
5、青春期:埃里克森划分的年龄段是12-18岁,但根据大脑发育的实际水平,目前学界的看法是这一阶段可以持续到20岁。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冲突是自我认知与角色混乱的对立。到了青春期,孩子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音乐喜好以及世界观。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构建自我”,这包括面对同伴影响时,也能坚持自我。如果父母插手过多孩子就会发生角色混乱,丧失自我认知。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交倾向,需要解决不同的社交问题。要想孩子完成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成年后不留隐患,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插手孩子社交活动的愿望。但是看着孩子受挫又很令人难受,究竟应该怎么办才能跟好地帮助到孩子,又不产生负面影响呢?
就像宝宝刚生下来父母要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慢慢地才可以让孩子自主尝试更多的技能,从扶着走到脱手,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父母对孩子的帮助不同一样。父母协助孩子发展社会心理,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施不同的措施。
婴儿时期:这一时期父母作为看护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宝宝释放爱意,关怀备至,随叫随到。亲子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可以为孩子未来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前期:这一阶段社交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跟父母的分离焦虑。父母要鼓励孩子适当离开自己,也要在跟孩子重逢时表现出愉悦和自豪。这样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
学龄期: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挑战是交朋友。父母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孩子,放心让孩子去玩。比如把孩子带到公园、操场等小孩子比较多,玩伴比较固定的场所。父母尽量不要监控孩子玩耍,安全起见也不用离得太远。
假如孩子遇到了社交冲突或者被孤立了,哪怕孩子受了欺负,父母也尽量不要亲自出面或者代替孩子找老师反应,除非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如果孩子遇到了问题向你求助,先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不要急于给孩子出主意。
如果孩子的主意你觉得不行,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让孩子去试错。反正孩子小,试错成本低。他自己亲身体验过印象更深刻。另一种是进行换位模拟。比如明明孩子做错了,他却说要让同学先跟他道歉。那么由你来扮演孩子的角色。
换位思考,能让孩子自己察觉到自己给对方的感受不好,进而调整社交策略。当孩子选择了社交方案,父母还可以跟孩子演练一遍,确保孩子能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尝试一些古怪的发型,夸张的服饰来标榜自己的个性。对于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不要过于大惊小怪,只要不涉及孩子的人身安全,不用过分干涉。
对于青春期孩子在社交上遇到的问题,家长多半已经帮不上忙了。就算可以帮得上,也不要轻易出手。如果孩子愿意,家长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排解一下焦虑。
总之,在面对孩子陷入社交窘境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出手拯救孩子的冲动。正如心理学家达琳·斯威特兰在她著作《让孩子学会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家长只有学会放手,给孩子机会锻炼,他们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上才能走得更好、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