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朋友圈,今天要么晒红包,要么就晒鲜花和礼物,唯独我在受气。”
就在刚刚,闺蜜在群里发了这样一句牢骚,原来她们家孩子的爸爸刚刚又给她转发了一条抖音,其内容就是说现在的中小学生睡得太晚的问题,很明显这是比较直接地批评她没有让孩子按时睡觉。
闺蜜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女超人,三年来独自撑起一个家,还抚养着两个孩子,赡养着一个老人。三年前孩子的爸爸因为酒驾撞人后,家里花了不少医药费,欠下很多外债,还得面对刚刚判下来的最终赔偿款,其收入原本就只是杯水车薪。
用闺蜜的话说,他对家庭经济无一分贡献也就罢了,孩子什么也不管也就算了,竟然还时不时的出来指责,找点存在感。从家务到辅导孩子学习,从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再到工作,闺蜜可谓是面面俱到,活生生的被现实逼成了女超人。
而孩子的爸爸呢?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忘乎所以地打游戏,不到凌晨三四点从来不会睡觉。他从来不会帮忙做一丁点家务,就连孩子洗澡后,帮孩子吹吹头发他都懒得干,把一个男主人的日子过成了巨婴般的生活。这也就算了,他还时不时地刷存在感,隔三差五就指责闺蜜对孩子说话时语气不温柔,最近更是频繁转发抖音,皆是意在指责闺蜜各方面问题的。
是呀,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爸爸”这个词仅仅就只是一个摆设和装饰而已,相比之下,更让各位宝妈忧伤的还是那种喜欢盲目指责的队友。这样的爸爸,会给孩子及家庭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曦曦妈认为至少有这几点——
(1)同孩子妈妈随时可能爆发家庭战争。
比起爸爸成摆设的丧偶式育儿,各位宝妈至少可以耳根子清净,因为无人干涉诸事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也更为顺畅一些。
最让各位宝妈受不了的往往是那种平日里不管孩子,关键时候说风凉话的人。比如:孩子忘记佩戴红领巾,在班级群里被老师点名批评了。此时,孩子爸爸想到的不会是从明天开始,自己要记得提醒孩子佩戴红领巾,反而指责孩子妈妈:“你看你,怎么管的孩子,连红领巾都忘记佩戴了。”
再比如,平日里爸爸游手好闲什么事情都不管,但只要孩子咳嗽了一声,他马上就跳出来刷存在感了。大声指责孩子妈妈:“你看看你,怎么带的孩子?我让你把孩子搞感冒了吗?”然后一会儿怪孩子妈妈给孩子穿少了,一会儿怪孩子妈妈半夜没有起来给孩子盖被子。
在丧偶式育儿的家庭里,孩子妈妈本身就承受了太多的东西,甚至是扛下了整个家庭需要扛下的所有重担。本就疲惫不堪的身躯,再经孩子爸爸一挑唆,爆发家庭战争的几率自然也就上升了许多许多。
(2)更容易引起婆媳纠纷。
朋友一家三口平日里在重庆主城生活,遇到春节等节日便会回老家陪老人一起度过。朋友算是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家长,老师要求孩子们完成的作业,她总是会监督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但这一切在孩子爸爸看来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朋友说,寒假她们回老家玩了十二天,孩子几乎天天都在放肆的玩,只有一天晚上做作业做到了十点整。孩子爸爸开始在那里煽风点火:“看嘛,在重庆就是这种,凶孩子。”此话一出,孩子奶奶顿时黑着脸,好像别人借她米还她糠一样。
随后,孩子奶奶又开始阴阳怪气地说:“是那块料,你不管她也是那块料;不是那块料,你再逼她也不是那块料。逼着孩子学什么?顺其自然就行,很多东西是命中注定的,你看那些逼孩子学习的,把孩子逼死的是一个两个吗?”
朋友说,别人家的男主人,都在努力调和婆媳关系,而像他们家那种却在不断挑起矛盾。
(3)爸爸的缺失,会让男孩更“娘”。
邻居家有个亲戚,隔三差五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他们家玩。小孩儿黑黑的,瘦瘦的,特别爱哭,原来是因为孩子爸爸平日里都不管孩子,致使孩子只能是与妈妈的相处时间较长,于是在潜移默化里便形成了妈妈那种柔柔弱弱的性格。
“男孩儿没有男孩儿的气概,更像是个娘们”,这就是很多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家庭里走出来的男孩儿模样。
爸爸,应该是一个伟岸、坚强、勇敢的形象,这些方面是妈妈没有办法去引导和教育的。尤其是男孩儿,就应该有男孩儿的样子,不能成天唯唯诺诺、哭哭啼啼的。而长期只能跟妈妈为伴的男孩儿,往往就形成了一种偏向于女性的柔弱性格。
(4)爸爸诈尸式的作秀,并不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生活中,那些常常以诈尸式育儿方式出现的爸爸,往往与孩子的关系极为疏远。
我有个亲戚,她们家女儿兴趣比较广泛,不管是跳舞还是画画,不管是写字还是古筝,孩子都想要学。孩子妈妈对此自然极为支持,但孩子爸爸则极其反对,时不时就蹦出来指责孩子妈妈:“我告诉你,从下学期开始,只能学一门!”孩子爸爸觉得孩子太累了,没有必要学这么多,但孩子却认为这是我的爱好,我可以坚持。
相反,面对爸爸的此等做法,孩子极为不解,甚至不止一次地问妈妈:“爸爸他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他为什么反对我学习?别的家长求着孩子学,孩子都不愿意学,我愿意学,他为什么还要反对?”
尽管在爸爸心中,这可能是帮助孩子减压的一种方式,但在孩子心中却烙下了爸爸不可理喻的一种想法。不仅没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反而离间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