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寒,叫为母在叨叨,吾儿在远思。
一位初一妈妈烦恼:儿子每天作业到深夜11点,作业多是实情,但孩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让她催不动,才是最窝火的。不会做的题目,孩子自己慢慢研究,一点都不急,也不想早睡,父母看着都累。
孩子对错,父母自知,说与不说,其实孩子都懂得道理。
有一种爱,是父母必须有静等花开的心态,用沉默来“放任”,让孩子去自觉、去成长,走上自律之路是每个孩子和父母的成长之路,不是一吼一棒能恐吓出来的。
01
管教孩子,喋喋不休是最无用的;
当孩子惰性、稚气散开的时候,父母是压不住的,与其两败俱伤的“撕斗”,不如让孩子尝下生活的滋味,感受点“闲暇”带来的挫败。也许,为人父母“置于死地而后生”是一种不负责任,会悔恨终身。
但是,不是每一个父母的言传身教,就能让孩子走向成功。督促和管教又引起孩子的逆反,有时候不得不沉默一点,静观其变。
做一种安静的父母,非常难,说了没用,不说自己受不了,为母方知养儿难又为时过晚。父母沉默着,等待着孩子,默默支持着孩子,身在其中很难做到。
很多没考上高中的朋友都说,自己对孩子开始沉默,不主动交流了,很多时候是失望的,有点冷漠,有点无奈。
02
沉默不语,对孩子是一种震慑力;
父母的沉默不语,有一次让我直接傻眼,只能服从。
小时候,妈妈觉得煤油灯对眼睛不好(原谅80年代经常停电写作业的孩子),要求早点睡觉。可是,我们不想睡觉,想多玩多看小人书什么,就经常磨蹭。妈妈开始规定时间,到点就灭灯,黑灯瞎火地收拾东西,爬上床,相当吓人(小时候鬼故事听多了,最怕黑)。
也许因为年龄小,也许因为习惯,很多在记忆中,父母什么话不说,其实最可怕。父母的沉默,是一种无形的震慑力,对于犯错的孩子,非常有威力。
父母不唠叨了,开始准备棍棒的时候,往往是沉默不语的,再不听,预示着落下来了。
沉默,不一定是针对孩子,但是绝对有震慑力。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孩子也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最善于察言观色。
一个整天喜欢唠叨的妈妈,孩子是不惧怕的,反而不语的爸爸,孩子有点怕,也听得进去。
03
沉默是一种暴力;
父母突然沉默,对孩子来说很可怕,他不知道预示着什么,开始考虑父母了,观察表情,开始自省。
孩子其实最怕的是,父母不说话了。
沉默不是没行动,没表情,是不再废话的管教孩子,是低等级的管教孩子办法,父母的无奈之举。
父母突然之间闭嘴了,孩子开始担心父母是不是失望了。没错,沉默是有失望的成分,父母也有点寒心。
很多人有体会,不晒朋友圈,不提孩子的父母,多数对孩子比较失望,没有值得说的,没有炫耀的了。亲子之间不再说话,不再关注,往往是父母寒心的表现,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有体会。父母也觉得对我多说了没用,就不说了。
04
有效沟通才是沟通;
养儿育女不是每一个过程都那么子孝母慈,很多时候沟通是困难的。可亲情依旧,不影响相互依靠,相互支持。
孩子最怕的是,父母在,我和他们无话可说。父母也是,无法与孩子有效的沟通,往往是家庭教育开始失效的开始。
有父母抱怨,和即将成年的孩子只有争吵,孩子的叛逆期让父母痛苦不堪。是的,沟通是无效的,痛苦大家都有,孩子成长的烦恼,是很多父母养儿的痛苦。
不管你的孩子在哪一个成长阶段,其实要明白,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