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仁县教育扶贫成效显著。云南网记者 普建彬 胡斌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段宗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扶”在提升脱贫能力、开拓发展空间的根子上,让每一寸土地都孕育走向精彩未来的希望。
扶贫先扶志,“扶”立走向精彩未来的精神根基。俗话说:“人穷穷一时,志短穷一世”。人穷志短,其实是志短人穷。对贫困现状无奈甚至是麻木,根本原因是缺乏摆脱贫困的志气精神。而要从根子上解决“穷惯了”的思想问题,关键要靠教育来“扶志”,激活“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年逾六旬的女校长张桂梅,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立志就要从教育入手,从小抓起。当前,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尤需以教育扶贫为抓手,久久为功、立志强心,涌动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
扶贫必扶智,“扶”厚走向精彩未来的智慧储备。治贫先治愚,如果不能摆脱愚昧,就难有发现贫困根源,找寻致富路径的底气,更无从谈起斩断穷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但以更好的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持续振兴,仍有无限的潜力空间尚待发现挖掘。
扶贫须扶技,“扶”强走向精彩未来的能力水平。云南宁蒗县用免费职业教育“托底”,帮助未能继续升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走出去”,“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逐渐成为现实。实践充分证明,在通过志智双扶来转观念、立志向、树信心、明思路、涨知识的同时,切实摆脱贫困必须依靠致富能力的有效提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核心的“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是确保脱贫和不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也必然是走向美好生活,实现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蓝图已绘就,尤需深做功。加大投入、明确目标、调整内容、完善体系,教育扶贫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必将“扶”出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