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进入新时代,面对强国兴军的时代要求,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国防教育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强、改进、创新,着力提升质量效益。
近年来全民国防观念有了显著提高,爱国热情不断增强,国防教育成效逐步显现。从电影《金刚川》、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等红色影视剧的热映,到今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戍边将士的感人事迹走进中小学课堂,无不让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国防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施行。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发布;同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明确要求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做出修订;2019年,军地印发《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对国防教育场地、内容等做出明确要求。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人们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意识有所弱化;网上恶意歪曲事实、诋毁贬低英雄形象的情形尚未杜绝,尊崇英雄的价值底线仍受到冲击。
这反映出,做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需要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集中统一领导,厚植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群众心中扎下根、烙下印。在思想意识上树立“大国防观”“大教育观”,突出各级领导干部,抓住祖国未来,从学校抓起、从家庭抓起、从社会抓起,让国防教育成为党校培训的必修课、学校教育的常设课、社会教育的基础课。各级加快修订升级完善国防教育法律法规,让国防教育法制化轨道更加行稳致远,形成履行国防义务、大抓国防教育的鲜明导向。同时紧贴时代特点,拓展领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进一步突出新兴媒体平台、宝贵红色资源、线下纪念活动等阵地,不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进一步将各类社会组织和力量聚集到国防教育中来,形成全民国防教育的强大阵容。
今年央视春晚上,一曲《请放心吧!祖国》唱出了边关将士无私奉献、守护锦绣河山的豪情壮志,感动了亿万国人。筑牢民族的精神长城,需要我们精心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更有感染力的全民国防教育,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每个公民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