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教育 >

人们对精英教育有哪些误解和想象?

2021-04-05 20:16

为什么从欧美富豪到亚洲中产家庭都对精英教育趋之若鹜?花费每年几十万元学费投资孩子海外留学值得吗?精英教育就能造就精英吗?人们对精英教育有哪些误解和想象?在新书《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里,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李爽试图对这些问题给出学术性的观察和分析。

第一财经:说起英国私立教育,我们常有误读,印象中就是马球、皇家礼仪、体面的着装等。威斯敏斯特公学在教育中总是让学生融入社会、改变社会,不要生活在高大上的泡沫里。在你看来,英国私立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李爽:英国私立教育一直与“精英教育”划上等号,但我认为,私立教育不过是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英国的教育观,就是以儿童为中心、价值多元化、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目标则是培养健全的社会公民,所以会要求学生去参与社会建设,约束他们的着装、培养礼仪、强健身心。

英国私立教育的核心其实是wellbeing(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带来的自信和幸福,教育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承诺是第二位的,学术勉为其难排到第三位。

第一财经:你提到,英国私立教育中最注重的是哲学承载,而数学研究的终极就是哲学,是智慧与世界观。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在教育上,是否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小学生学奥数的目标仅是为了拿到成绩,写出亮眼的简历,升入更拔尖的学校。这背后,我们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李爽:我们处在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时代提供了很多机会,但竞争也很激烈。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需要一些客观的考量,成绩成为最简单的一种。

全社会都在拼奥数的时候,哪个家长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置身事外。所以是社会的大环境出了问题,不能责备个体的家长。

英国也有奥数,每年一次按照不同年龄段来考试,根据成绩给金银铜奖,以及“袋鼠奖”和“奥林匹亚”。我的女儿都参加过,但学校和学生都不会花时间备考,她们觉得这就是一种fun(好玩),奥数分再高,也不会代替数学好,奥数成绩也不会成为入校的敲门砖。在英国的数学教学里,一直强调逻辑思维更重要。

第一财经:英国小学教育没有统一教材,在“玩”中学,强调的是“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成就”,“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英国与中国应试教育有很大不同,利弊是什么?

李爽:如果简单化对比,可以说英国教育太松,而中国的教育太严。

英国孩子从小一直“玩”到中学10年级,就是孩子到了15岁,才开始应试。英国教育是前期太松散,后面又太紧凑,结果很多学生适应不了中考。当然,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能划分出学术和非学术的孩子,符合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但如果没有合格的老师和家长支持,也会让一些可以进入学术领域的孩子误以为自己不行,过早放弃。

中国教育有很多考试,孩子从小就有严格学术训练,这样对普及知识有很大的好处。但也让人担心孩子会不会比较早地厌学。因为考试,就会有比较和竞争,考试的答案唯一性,都会在孩子的世界观建立时留下刻板烙印。

第一财经:中国从科举时代开始有考试选拔的传统,自古就有对考试和知识的崇拜。在中国的考试传统、庞大人口基数和稀缺的教育资源下,“鸡血”、“虎妈”这种竞争模式是否很难被打破?

李爽:是,我个人认为很难,现在看到的例子基本都是绕道。家长不愿意在国内“鸡娃”,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

对知识的崇拜是对的,但这么多家长愿意孩子考试,真是让我非常惊讶。参加的竞赛已经远不止奥数,可以说把英美各种“全国性”竞赛都找了出来,真是叹为观止。但他们这么做,只能说明有市场。最后水涨船高,受害的还是孩子。

就英国而言,校外竞赛组织主要是为了推广该门学科,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是为了考学或者发掘诺贝尔后备军。

当家长的似乎很难有平常心。爸爸妈妈都是985大学毕业的,那孩子最低也得上个985大学啊;爸爸妈妈是211大学毕业的,站在肩膀上的孩子,怎么也得上985大学吧;爸爸妈妈都没上过大学,那全家供也要供出个985大学生来。人往高处走,没有错,但孩子不是产品,所以我觉得国内需要很多的家长课堂,帮助家长做父母。

第一财经:你在书中写到一个数据,截至2010年,哈佛、普林斯顿、康奈尔等名校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都进入金融领域,大部分不会考虑学术界,很多名校生“聪明又充满困惑”。北京大学心理学徐凯文教授也列出一个数据,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的研究生,高达30.4%的学生厌恶学习,甚至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你认为,名校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家庭和学校教育该如何去修正?

李爽:“名校”现在似乎已经成为魔咒,所有能接近这个概念的家长和学生、老师、学校都被其吸引、被迷惑,并向往。

拼进名校后,之前数年在金钱、精力和智力上的付出,使得家长和学生都在寻求更丰厚的回报,比起来,进金融界两年的收入可能抵得上5年的实验室打工的薪酬。另一方面,这些进入名校的学生们聪明又勤力,加上名校的学术训练,金融界也愿意开出高薪来吸引名校生。

花大钱上名校,毕业后挣大钱,看起来似乎是双赢,但可惜的是,英美的名校真正的核心价值是知识,而这些名校生不安于研究或者用其所学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挣钱,实在是太可惜了。

当年我的博导对我就表示过失望,他说: “你不要觉得拿学位是自己的私事,学校和导师们也跟你一样花费了数年的精力和资源,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所以,我看名校生也是这样的感觉,学校和家庭培养一个名校生不容易。

当然,尊重个人选择是没错的。但如果社会的观念能够多元化一些,不是只有名利二字;学校如果能多拓展学生的眼界,给予更多的引导,也许会慢慢改变。

第一财经:你说到,精英教育如果只限于教育本来就很出色的学生,那并不是真正好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李爽:三年前,英国首相教育高参克里斯汀勋爵向我推荐了一个私立学校——克莱尔法院学校,理由是这个学校是英国教育界现在最看重的“增值”学校的标杆,即学校既能保证学术成果好的孩子继续他们的学术历程,更能推动那些学术一般的孩子达到优秀的水平。

学校没有入校考试,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18岁高中毕业,可以说,学校就像第二个家庭。之后,每年我会去这个学校两三次,跟校长和师生们喝咖啡,旁观他们的在校生活。这个学校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样子,专业人士各司其职,学校如同小社区,学生们在学校里感受教育最好的样子:无尽的知识和机会,凭兴趣去发展自己的个性,被尊重、被理解、被善待、被欣赏、被爱。

第一财经:你在书中引用《亚洲:下一个高等教育大国?》的观点,年轻人不再盲目相信西方,高等教育也将形成一个具有多重吸引力的全球体系,常青藤联盟也不再是该体系统治者。从你的研究和观察来看,高等教育未来会发生哪些变革?

李爽:在这次全球疫情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变革已经开始启动,而且极为迅猛。我觉得,最大限度地用各种技术手段,不分地域、超越国界、均衡资源、终身教育的时代很快会到来。

第一财经:提到教育的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和人才?通过这本书的采访与写作,你有答案吗?

李爽:非常遗憾,没有答案。前两天我看到一句很朴实的话,我们用十年前的教材,在教十年后孩子需要用的。所以,教育是很难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五年的社会都看不清。

当然,旁观英国的例子,我想,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真正基于科学观之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累积,有了这两个支点,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以改变世界为己力。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