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意识的萌发,家长们发现虽然物质条件变好了不少,但是压力却要比上一辈人更大,需要操心的事情也更多。事实上,虽然很多家长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衣食无忧的物质条件,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但是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纠正孩子问题方面,仍然持续在一个“搞不懂还想多做”的状态中,曾经一位家长的自述引起了其他家长们的共鸣:“最怕越做越错,但是又不能不做。”
北大教授牧教授认为,家长不能总是处于“着急”、“多做”的教育状态中,事实上,要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会教育的父母在这3方面总是会“偷懒”,而不是事事都要帮孩子一手包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多的是起到教育引导作用,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去提高能力。
第一方面:遇到问题时的反应
牧教授提出,现在的孩子在抗压能力上出现了两极发展,一方面孩子心智过于早熟,但是行为能力跟不上,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心理压力被扩大化,而实际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矮化。
对于父母来说,需要培养孩子能够敢于问题时的勇气,以及能够在每一次遭遇挫折时的经验积累。这种时候首先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而不是家长取代孩子帮忙解决,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躲开挫折失败,只有在经验积累中去提升自己才是唯一出路。
第二方面: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牧教授直言,很多孩子被诟病生活能力不足,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的过于溺爱。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否能够独立生活,都不会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也不甚明显。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耽误了学习时间,会把孩子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提前一一搭理好,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够保障孩子未来的发展与未来。
第三方面:尊重孩子独立决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想法或者决定过于幼稚或者是不可取,往往会采取“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实际中,牧教授认为,家长需要适当的“放权”,让孩子去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即便是出现问题也可以在事后引导,而不是在决定前就阻断孩子决定的权利。
尊重孩子的独立决定,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去承担决定的责任,更是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这一点在牧教授看来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