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字相同,但是它们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一样。
这类词就是古今异义词。
一般情况下,古今词义的差别,主要有这几种演变情形:
词义扩大
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现在是河流的通称。
词义缩小
如“禽”,古代指的是飞禽走兽的总称;现在仅仅指的鸟类。
词义转移
如《列子 汤问》中的“日中如探汤”,是热水的意思;现在指的是汤类食品或煮菜的汁。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古代指的是地位低微鄙俗;现在的意思是品质恶劣。
2
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的词大多都有其本义,和引申义和比喻义。
想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方法有这两种:
从本义推引申义
如“道”,它的本义为道路;引申义为途径、方法、规律、叙说等。
如“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中,这里的道,可以推断为“方法”的意思。
从上下文推断词义
理解词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这样可以准确的理解词义。
如“酬”,它有酬报,报答,偿付,偿还,实现(愿望)等意思,在 “酬以馆选”中,结合上下文应该是酬谢的意思。
3
通假字
在文言文中,经常会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
一般有这四种类型的通假词: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通假字
如“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中的“蚤”字,通的就是同音字“早”。
声旁字代替形旁字的通假字
如“反”通“返”,“具”通“俱”。
形旁字代替声旁字的通假字
如“指”通“旨”。
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代替
如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中的“孰”就是个通假字,通“熟”。
4
词类活用
这个考点,在文言文中属于难点。一旦理解错误,答案就会谬之千里。
中高考会涉及的词类活用一般有5种:
名词作状语
可以从语法关系上判断。
如果名词出现在了动词前面,句子又有明确的主语的时候,这时候的名词就是活用成状语。
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名词作动词,是“每天”的意思。
名词、形容词作动词
首先,做判断时,我们需要知道,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也只有动词能够带宾语和介宾补语。
所以,但凡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名词都活用成动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个名词如果连用的话,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也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字就必定活用成了动词。
如“非能水也”中的“水”,其出现在能愿动词后面,所以这里的“水”字作动词,意为“游水”。
动词作名词
动词一般都是出现在主语或者状语的后面,作为句子的谓语部分。
但是,当谓语动词的前、后任意一处出现了动词,而且有明显的人或物意思,那动词就是活用成名词。
这类名词一般情况下都出现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候它的前面会有“其”字。
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它就出现在句子谓语“乘”后面,意思是奔驰的骏马。
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指的就是谓语动词有“使…怎么样”的意思。
如果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那么一般来说都是使动用法;
如果不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带宾语,当它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主动做的,是主语让其他人或者物发出的,也可以判断为使动用法;
如果及物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宾语不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而是施行者时,可以判断为使动用法。
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的“固”,它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
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的是将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时,这个动作主观上的感觉或者评价。即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做怎么样。
一般情况下,意动用法都是主语直接导致发生的行为,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
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二字,其本义名词,这里活用成动词,和“其父”构成动宾结构。翻译时,应该是“以其父为宾客”。
看似晦涩难懂的文言字词,只要掌握了技巧,将知识点分类总结,就能抓住题目中的得分点。
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赶紧把文章收藏一下,再慢慢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