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2022年中报披露收官,大消费领域内公司普遍受到成本端上涨的影响,并且疫情反复冲击下,需求端受损,对收入、利润产生影响,尤其在二季度的影响更大。根据Wind数据,消费产业六大行业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2022二季度收入、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6.5%。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消费中报表现总体疲弱,收入继续放缓。
成本端压力松动
成本端、需求端具体来看,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在二季度表现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油脂、包材、物流 运输等方面,比如生产方便面、饼干会用到的的棕榈油在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54%、71%,包材上重要的PET 材料也大幅涨价。
不过情况已经有所松动。摩根大通大中华区消费行业研究主管尹贺指出,今年二、三月份,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市场当时非常担心全球的通胀问题。但实际上,在国内市场上部分原材料并未经历通胀大涨问题,且部分大宗商品的涨幅正在逐渐收窄,甚至是开始下跌。对很多制造型的消费品公司来说,后续原材料价格的压力会有所减弱。
尹贺举例指出,比如啤酒的铝罐包装,一季度铝罐价格同比上涨37%,二季度增长13%,显示增速开始放缓;到七、八月份,价格则同比下跌17%。再比如原奶价格,七、八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5%,今年迄今则下跌了4.4%,这也是一个成本逐渐下降的过程。再比如大豆、包装等的成本,在今年迄今以来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这对于下半年部分行业的利润率会有一定的保障。
成本端的压力松动在三季度已经有所显现,但是需求端的恢复未达预期,7月当月数据中,消费、服务业、投资回落幅度较大。尹贺指出,7月份的消费恢复是弱于市场预期的,背后的因素包括疫情此起彼伏等等。作为观察消费复苏的指标之一,餐饮与2019年相比表现仍然较弱,这说明了消费仍未完全复苏。
品牌力抗风险性凸显
需求在其中仍有一些分化表现,结构上酒类、纺织制造、家居、食品板块利润增速居前;而可选消费当中的美妆、品牌服饰、饮料等环比一季度增速放缓较为明显。
这样的分化表现,加之拼多多业绩超预期、部分新消费品牌降低售价、临期食品的热门等等的细化例证,使得市场开始广泛热议当下的消费是处在降级阶段。尹贺表示,近来有诸多投资者前来咨询消费降级的问题。对此,尹贺指出,其不太认同消费降级的判断,中报反映出对于大多数龙头的企业来说,它们的产品线中的中高端产品的成长表现仍然非常稳健。再比如,低线城市的消费者从不喝牛奶到喝牛奶,从购买白牌的商品到选择品牌商品,其实都可视为消费升级的过程。
凯度消费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也曾向记者指出,下线城市比如像抖音、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如果能够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总体上仍可以推动消费升级。消费者原来是从批发市场买东西,现在到抖音或者其他平台上购买,所以还是会推动消费往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分化表现不仅存在于结构上,还存在于同一领域的不同公司。比如在化妆品板块,上半年该行业整体零售总额小幅下滑2.5%,而龙头公司珀莱雅、华熙生物等品牌表现优于行业整体。 再比如休闲食品领域,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使得行业整体承压,在这当中,良品铺子营收同比增长10.72%,净利润同比微增0.67%。洽洽食品营收同比增加12.49%;净利润同比增加7.25%。三只松鼠则是营收净利双降,净利润同比下降76.65%。
尹贺指出,一般而言,行业内的龙头公司规模大、采购能力强、预测能力强,因此承压程度会有不同。另外就是龙头公司产品的溢价能力也会更强一些,能够在不损失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提价,这便体现了品牌力的资本。
Interbrand英图博略中国区品牌战略总监查凤萍指出,从业务层面,伴随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成功的企业一般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需求,实现产品服务升级以及对细分市场的覆盖,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从品牌层面,品牌能起到资源聚焦的作用,能帮助企业进行取舍,不进行无边界的拓展。
在查凤萍的观察来看,过去本土品牌习惯通过广告营销打响知名度,现如今品牌不仅只停留在传播层面,而是更多地思考品牌如何与业务形成双线驱动。其中重要的变化是,厂商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以人为核心来凸显品牌价值。宏盟品牌咨询集团及Interbrand英图博略中国区主席古博指出,以前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本身、产品价值和产品性价比,现在的消费者更看重共鸣感,看重品牌层面的体验感受。这就要求品牌采取超越产品本身的举措,比如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产品情感连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