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4月22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气候变化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提出6点主张,呼吁各国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6点主张,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位大国领袖对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
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言必信,行必果。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45年,长则70年。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发展中国家,要力争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了实现目标,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还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对世界、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治疗这个星球没有疫苗”,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