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境浅说》
作者: 俞陛云
国学大师钱穆在《谈诗》一文中说: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那么唐诗在中国诗词中的地位如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上”,朱光潜也在《诗论》中专列一章谈“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那么怎么样叫好诗?我们如何欣赏好诗?《诗境浅说》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歌及诗歌摘句,并加以阐释点评,意在启发诗歌初学者领略诗歌的声调格律、字法句法之美。文字浅近纯正,点评阐幽发微,是学诗、读诗的指路之书。
《诗境浅说》,作者是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正如序中所写,这是老先生写给儿孙的学诗启蒙书。所选诗句虽然都是唐诗中常见的经典,但从写作的方面进行评析,便有别于其他诗选。老先生的评析旁征博引、精炼简洁,可读。比起祖父俞樾和儿子俞平伯,俞陛云的名气无疑要小很多,不过这位光绪戊戌科的探花郎也着实是有真材实料的。《诗境浅说》据说是他教儿孙学诗的读本,一诗一评,评语不过百十字,抓的却多是诗眼所在。我读诗只觉得“好”,读了他的评才知道好在哪里。首先,出于一个民国人之手,必文字上是推敲熟练的。民国的文人,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再说这本书的立意,为学诗,爱诗之人,评析诗句,立新阐旨,自成一格。 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家学渊源,虽是启蒙读物却并没有流于表面,猎其浮词,反而求其意义,典故出处信手拈来。品诗这种东西还是看真正懂的人评,读起来才畅快啊。
2.
《人间词话》
作者: 王国维
傅雷在家书中对傅聪说,肚里要不是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人间词话》是读不懂的。《人间词话》是百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学经典。王国维以简隽明晰、深入浅出的条分缕析,讲透中国古典美学精髓。他用中国古代学者传统读书笔记的形式,梳理出中国从唐末五代以来,渐渐兴盛的词这一文体的美学。在词的写作方面,他推崇“简”与“真”;在词的品鉴方面,他首次提出“境界说”。这两点就是他的美学核心思想。他自然流露的心头之言,断章零语,却字字珠玑,对后世的启迪如雨润万物。
假如,你想要了解什么是美,一定要读读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这是一部极美的书籍,寥寥数万字,无一句不美,无一段不雅。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另一个关于诗词的世界。与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同,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会让你看到中国诗词的独到美。
3.
《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
作者: 俞平伯
《读词偶得·清真词释》是词学大家俞平伯先生两种经典词学著作。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中的一株绚丽奇葩,它兴起于唐代,到宋代时达到鼎盛。俞平伯先生是词学研究大家,对诗词研究有着深厚的功底。俞先生著《读词偶得》和《清真词释》,对所选唐宋名家词作,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原作是垂范后世、嘉惠后人的经典乐章。而评释则是研究者精辟的心得,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由俞先生的经验可知,诗词品鉴能力的不断提高不外乎两大机遇:一是学习需有渊源,二是揣摩需要兴会。
4.
《唐宋词格律》
作者: 龙榆生
龙榆生先生一生研制词学,与唐圭璋、夏承焘二先生相比,其在词的声律之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唐宋词格律》详细讲解了唐宋词中较为常见的百余个词牌,说明词牌之来历及所属宫调,指出其适宜表达的情感类型,详析其定格、变格之平仄声律。对各个词牌之定格、变革,均列举传世名作,以便使人获得感性认知。所以,此书即为唐宋词格律之书,也可作为唐宋词选本来使用。此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广受到词学研究者和填词爱好者的欢迎。
《唐宋词格律》虽然可以当一部方便现代人参考填词的词谱用,但其内容远不止于此。书中还包括了词调渊源、宫调、体式、字声、句法、声情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词境艺术和词的写作技巧。
5.
《诗词指要》
作者: 谢崧
《诗词指要》是一本指导诗词写作的著作。该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内容是分析格律诗的写作要点,内容全面,尤其讲解格律,简要容易掌握。下篇主要分析词的句式和格律,独辟蹊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初学诗词的读者来说,这本是一本简单易懂诗词写作入门书。
这本小书是作者有感于孙儿辈在校学习古典诗词不得其法而作。他觉得讲诗词写作方法,不应局限于格律规律,而应着眼于整体,所以他说要讲作诗作词的步骤,格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格律而言,作者也讲得特别简单。
书中有关律、绝关系的论述,有关一些著名词作的考订,非常精彩,作者学养充沛,读之真有山高水深莫测其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