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各种文化都是历史所形成的,都具有其特定价值,比如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等, 因此不应区分先进与落后,而应该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取长补短。
此说显然不对, 其错误在于混淆了文化的进步性与价值性。 文化既有先进落后之分,同时各种文化(哪怕是落后的文化)又各具有特 定的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应混为一谈。
对于一定的目标而言, 各种不同的文化确有先进落后之分。 对于现代化这个目标来说,工业文化显然比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更先进。 如果我们赞同文化体现了人类的创造、 超越能力之说, 那我们就应该选择现代化为目标。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进文化不是没有
工业文化要好一些, 因此工业文化被更先进的科技文化所超越是理之应然。
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取长补短是一个不错的口号, 但是何者为长、何者为短之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问题。西方各国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存
时,实际上都是 " 一元为主,多元共存 " 。各民族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会形成一种主流文化, " 多元共存 " 实际上是以主流文化为平台对各种文化的吸纳与整合。
文化的价值性与进步性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抹煞对立与抹煞统一都是错误的。 唯我独尊唯我独真、 其他文化都是落后腐朽反动文化的观点固然不对, 漠视文化之间的先进落后、 糟粕与精华比肩共存,也非我们的愿景。
第三个问题,文化的阶级性。人类社会有阶级存在,文化不可避免地留有阶级烙印、 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但能否就此分出剥削阶级文化和被剥削阶级文化?
窃以为此种分法非常错误, 即以中华文化而言, 实际上并不存在地主文化与农民文化的分野。唐诗三百首中,哪几首属于地主文化、 哪几首属于农民文化?
民族以文化分,文化以民族分。一个统一的民族,内部必然会有贫富、官民、行业、宗教、地域、年龄、性别、气质、禀赋之分,但
基本相同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取向,伦理规则,思维方式,审美偏好 等。如果阶级差异大过所有其他的差异,那么这个民族一定会分裂、 形成两种互不相干的文化系统。 文革时期, 有人就以文化的阶级性为由,否认统一的民族文化, 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文化浩劫。国共两党代表了不同阶级, 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政党文化, 但他们的政党文化依然属于中华文化的不同分支,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岸文化的 统一性也日益明显。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变成了大革文化命, 其错误根源有二, 一是过分夸大了阶级差异的意义,二是文化创造者的阶级身份决定论。 阶级差异实际就是贫富差异,与种族、宗教、官民、行业、地域 这些差异比较起来,既不更大,也不更小。认为阶级差异大过其他差 异的根源是经济决定论, 但就是站在经济决定论的立场上, 阶级差异也不见得就是最大。 "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 ,农民与地主作为谷物生产者,他们与谷物消费者之间也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 难道这个社会还应该分裂为 " 生产集团 " 与'" 消费集团 " 、并在两个集团间展开殊死斗争?地主与农民、工人与资本家,二者既有对立的一面,还有统一 的一面,只讲阶级对立不讲阶级统一,并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二,阶级身份决定论。 无可否认, 迄今为止, 人类文化的传承、整理、创造者一般都是出身或本人为较富裕的阶层。 文革中有一句流行语--" 什么阶级说什么话 " ,意即一个人不可能越出自己的阶级局
相同的阶级身份可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爱好, 而不同阶级的人却可以有近似的伦理准则与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 特别是在文化的创造上,创造者完全可以超越自己的阶级身份、民族身份。你能说 贝多芬的音乐只是属于资产阶级或西方民族的吗?难道苏格拉底和
孔子不是属于全人类的吗?之所以文化具有超阶级的特性, 这与文化
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不受决定 -- 不受阶级、民族、性别、地域的决定,自由就是创造、超越,超越自然、社会带给我们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