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三星堆“上新”的新闻,
让人们再度梦回商周,
窥见3000年前古文化瑰丽的面容。
也叫人不禁勾起思绪,
你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是否也留下过先民生活的痕迹,
为我们讲述那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的故事?
△ 威海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
在羊亭镇北上夼的东山上,有一个叫作“将军墓夼”的地方。
传说那里曾出土过重要的文物,一个戳枪头,一口宝剑。赶从土里挖掘出来,顷刻风化,化为一堆灰尘。
据说文物部门来此考证,认定当是战国时期的物件,那时曾有一位将军在这里作过战,战场上留下了这戳枪头和宝剑。
△ 铜剑 威海博物馆藏
(与文中提及宝剑无关)
不知这是战国时期的哪一位“将军”,也不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与众多留存在博物馆里的石斧骨刀、青铜器皿一起,印证了威海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经存在着古老的文明,它隶属于东夷文化范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商周、秦汉,从原始部落缓缓演变至明清时的海防重镇,经历了近代的炮火磋磨,成为今日之威海。
尘沙难掩,远古魂牵。
△ 石斧、石铲、石刀等各类石器
威海博物馆藏
△ 猪牙 威海博物馆藏
在有历史记载之前,人类就已经繁衍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考古学家把距今10000至4000年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新石器时代,因为石器是这个时期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到目前为止,威海共发现6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拥有成序列的文化类型,映证了约7000多年前东方半岛文明的曙光。在威海市博物馆的“夷风古韵 威震海疆——威海历史文化展”馆藏中,众多新石器时代的的出土遗物诉说着质朴刚健的先民遗风。
△ 来自威海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展
让我们穿越回7000多年前的一个清晨。
这里距离海岸不到2公里,海拔十几米。晨雾笼罩着四野,给大地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穿着兽皮和树叶的男人和女人在安静地忙碌着。
不远处火堆上架起的陶罐冒着热腾腾的气,男人在打磨着石器,今天是要外出狩猎的日子,石磨棒、石球和石斧都是他们今天要用到的工具。
女人一早起来,就把昨天捕捞的牡蛎煮了作为早上的吃食。像牡蛎、泥蚶、脉红螺、中华青蛤、毛蚶等贝类,是他们日常的食物。
在漫长的向大自然觅取食物的过程中,他们开始主动生产繁殖生活资源、营造房屋,改变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养猪获取所需肉食。
……
△ 威海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迄今为止,威海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的遗存,当属六七千年前北辛文化时期的荣成人和镇的河口遗址,之后则是乳山小管村遗址、威海姜南庄遗址、神道口遗址等,囊括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各个发展时期。这些遗址里出土了大量的器物标本,有石磨棒、石磨盘、石镰、石球、石镞等生产用具和御敌武器;有陶器的鼎足、陶纺轮和陶器的残片等。
△ 石镞、石镰、石凿等各类石器
威海博物馆藏
△ 陶鼎、双孔石刀
威海博物馆藏
土生土长的威海人想必知道市区的神道口村,它还有个俗名——“蛤耩(jiǎng)”。“蛤”自然是蛤蜊的意思。“耩”则是威海方言,意思是坡势低缓的丘陵,通“岗”。1979年,人们在现在神道口村西南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挖掘出很多石器和陶器,还有成堆的蛤蜊壳。
与此类似,羊亭镇有个义和村,北被里口山环抱,南望羊亭河浅流。“义和”是两个小山村合并后才有的名字,这里在旧时,也有着与“蛤耩”相似的名字——“蛤碴地”。20世纪80年代,义和村也挖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工具、蛤蜊壳。
△ 神道口遗址出土的石器
威海博物馆藏
据《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一书考证,6000年前的威海,海平面比现在高4米。那时的神道口和义和村因地势较高而得以避免被海水淹没,成为古老的滨海渔村。数千年沧海桑田,海水褪去,原本的渔村变成了现在的山村,唯有土下深埋的蛤蜊壳,带着咸腥渺远的海风,穿越漫长的时光,与今时的满城风物相逢。
威海人对夷风古韵的传承,
早已刻在了骨子里,
流淌在血脉中。
那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的故事啊,
又何止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在诉说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