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增加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新的表述话语和新的价值内涵。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将有效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
1、传播好中华民族宏阔广博的文明观念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文化。中国古人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差异是合情合理的,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合理的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世界上从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某个单一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和文明,人类历史不可能终结于某一形态模式,多元并存是基本格局。资本的全球化决不能夷平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的融合传统,不断接纳、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明精华,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中不断发展壮大,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正因为拥有这种大度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纵观历史,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加强对话、互学互鉴,人类文明才能熠熠生辉。
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价值要求。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继续保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背景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持与弘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携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